李梦瑶脸上那抹职业化的微笑,让原本气势汹汹的李姑姑愣了一下。这李嫔,怎么不按常理出牌?被这般指责,不是该惶恐,或者强忍怒气吗?她这似笑非笑的样子,算怎么回事?
“李姑姑言重了,”李梦瑶声音平和,听不出半点火气,“凤体安康自是头等大事。不过,凡事讲究个证据和标准。素心。”
素心会意,立刻上前一步,将手中那本薄薄的《揽月轩物品交接与外观标准手册(试行版)》翻开,找到“织物折叠收纳”一页,双手呈上。
“李姑姑请看,这是我们揽月轩内部试行的一套折叠标准。此法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经过反复试验,确认此法可最大程度减少衣物褶皱,便于取放清点,且节省收纳空间。”素心声音清晰,不卑不亢,“贵宫送来的衣物,我方宫女小菊,正是严格按照此标准折叠。若论‘规制’,宫规中似乎并未明确规定衣物必须叠成何种固定样式,只要求整洁、不失礼即可。敢问李姑姑,小菊所叠衣物,可有不洁、不整之处?”
李姑姑被问得一噎,低头看了看地上那叠得棱角分明、只是形态与传统宫式不同的衣物,硬是挑不出“不洁不整”的毛病。她只能强辩:“宫中年深日久,自有约定俗成的规矩!你们这般标新立异,就是不合规矩!”
“约定俗成,亦非铁律。”李梦瑶接过话头,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若事事只循旧例,不求改进,这宫务如何能精益求精?李姑姑若觉得我揽月轩的标准不妥,大可提出更具优势的折叠方法,我们共同探讨。若只因与往日不同便斥为‘不合规矩’,未免有失偏颇。更何况……”
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李姑姑带来的那两个眼神有些躲闪的小宫女,轻轻一笑:“若我没记错,陈修仪娘娘近日似乎有些咳嗽?这衣物在运送途中落地,沾染尘灰,若因折叠样式这等小事耽搁了浆洗,影响了娘娘更换,那才是真正的‘冲撞’与‘担待不起’吧?”
她句句在理,还顺势把“影响凤体”的帽子轻飘飘地扣了回去,最后更是点出对方行为本身可能造成的实际危害。
李姑姑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本是奉命来给这个“出风头”的李嫔一点颜色看看,没想到对方逻辑清晰,准备充分,三言两语反而把自己架在了火上。周围渐渐聚拢了一些看热闹的宫人,指指点点的目光让她如芒在背。
“你……你强词夺理!”李姑姑憋了半天,只能挤出这么一句。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却带着威严的声音响起:“何事在此喧哗?”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皇帝赵璟不知何时已站在不远处的宫道上,身后跟着安公公和几名随侍。他神色平静,目光淡淡扫过场中众人,最后落在李梦瑶身上。
刹那间,在场所有人,包括气焰顿消的李姑姑,齐刷刷跪倒在地:“参见皇上!”
李梦瑶也随着众人行礼,心头却是微微一跳。他怎么来了?是巧合,还是……
赵璟虚抬了抬手:“平身。”他踱步上前,目光掠过地上散落的衣物,又看了看素心手中那本明显与宫中旧物不同的册子,最后看向李梦瑶,“李嫔,这是怎么回事?”
李姑姑抢着想要开口辩解,皇帝却一个眼神制止了她,只看着李梦瑶。
李梦瑶心下明了,这是让她陈述。她深吸一口气,将事情经过,包括衣物折叠标准的争议,言简意赅、客观地陈述了一遍,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指责对方,只是陈述事实和自己推行新标准的初衷。
赵璟听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在她提到“减少褶皱、便于取放、节省空间”时,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哦?还有这等讲究?”他语气听不出喜怒,伸手从素心那里拿过那本手册,随意翻看了几眼。上面用清秀又带着几分硬朗的笔迹,画着清晰的折叠步骤图,旁边还有简洁的文字说明,甚至标注了每种方法适用的衣物类型和优缺点分析。
这风格……与他看惯的奏折和宫中记载截然不同,清晰,直接,目的明确。他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望江台上,她陈述合作时那双冷静决绝的眼睛,与眼前这本手册的风格,竟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
他将手册递还给素心,目光转向脸色发白的李姑姑,声音平淡却带着压力:“陈修仪若对衣物折叠有特定喜好,告知尚服局按例办理即可。揽月轩内部如何管理,只要不违宫规,不碍观瞻,便由李嫔自行裁定。为这点小事兴师动众,成何体统?”
李姑姑吓得浑身一颤,连连磕头:“奴婢知罪!奴婢知罪!”
“下去吧。”皇帝挥挥手,懒得再多言。
李姑姑如蒙大赦,赶紧带着人,捡起地上的衣物,灰溜溜地走了。
围观宫人也悄无声息地散去,但每个人心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嫔娘娘,不仅会搞什么“磕屁挨”,连皇上都……似乎有点偏向她?陈修仪的人可是吃了瘪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