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顿了顿,一字一句道:“请娘娘,在合适的时机,将此证据,公之于天下。”
公之于天下?!这不是要将天捅个窟窿?!皇帝费尽心机掩盖的秘密,文茵竟要将其大白于天下?!她这是彻底的疯狂,还是……已抱了必死之心,要做最后的复仇?
李嫔感觉自己握住窗棂的手在微微颤抖。接下这份证据,就等于接下了足以炸毁整个皇权根基的惊雷!她将要么粉身碎骨,要么……或许,能在一片废墟中,挣得一线真正的生机?
“证据……在何处?”她声音干涩。
“明日酉时,御花园堆秀山,山巅凉亭石凳下。”十七说完,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
十七离去后,李嫔一夜未眠。
文茵的提议,是一场以性命为注的豪赌。公之于天下,意味着与皇帝彻底决裂,与整个皇权为敌。但若成功,或许能打破目前这令人窒息的囚笼,让真相水落石出,也让文家得以昭雪。
然而,失败的下场,不言而喻。
皇帝那边,态度暧昧不明,他既然默许甚至推动了她扳倒端妃,是否也预料到了文茵会有此一举?他是在利用她引出最后的证据,然后一网打尽吗?
还有那个神秘的“第三人”,那枚银钥匙的主人,他究竟是谁?是友是敌?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最终风暴中,他又会扮演什么角色?
天快亮时,李嫔走到妆台前,看着铜镜中那个脸色苍白、眼神却异常明亮的自己。她想起了枉死的锦绣,想起了疯癫的德妃,想起了端妃被拖走时那怨毒的眼神,想起了皇帝那深不可测的目光……
她不要再做棋子!不要再被困在这金色的牢笼里,生死荣辱皆系于他人一念之间!
她拿起那枚一直藏在身边的玄铁耳坠,冰冷的触感让她更加清醒。
“福顺。”她轻声唤道。
福顺应声而入,脸上带着宿夜未眠的疲惫和担忧。
“准备一下,”李嫔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明日酉时,我们去堆秀山。”
福顺瞳孔一缩,但没有多问,只是重重点头:“是,小姐。”
李嫔将玄铁耳坠紧紧握在手心,目光投向窗外那即将破晓的天空。
她知道,这一次,不再是后宫倾轧,不再是权力博弈,而是一场直指皇权核心、关乎真相与性命的最终对决。
然而,就在她下定决心之时,一个小太监匆匆送来一份看似普通的、关于宫中花卉更换的请示。在文件的最后,有人用极其隐晦的笔法,在批注的墨迹间,留下了几个几乎无法察觉的、细如蚊蚋的小字:
“山亭有异,勿信文茵,帝已知。”
这熟悉的、带着薄荷清气的胭脂味道……是那个神秘的“第三人”!他(她)再次发出了警告!
山亭有埋伏?皇帝已经知道了文茵的计划?!这到底是又一次善意的提醒,还是……一个更深的、旨在将她与文茵一网打尽的圈套?!
明日堆秀山之行,去,还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