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纸条像一块寒冰,瞬间冻结了李梦瑶劫后余生的所有庆幸。她捏着纸条的手指微微发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一种被愚弄、被算计的愤怒和冰冷。
“最先发现‘问题’香料的,可是你。”
这句话像毒蛇一样钻进她的心里。是啊,柳昭仪进献的“安神香”有问题,是她最早凭借现代知识和对气味的敏感察觉并提醒德妃的。这件事,德妃知道,皇帝……很可能也知道。在扳倒皇后一党的过程中,这件事或许被有意无意地利用,成为了攻击柳昭仪及其背后势力的武器之一。
现在,皇后倒台,最大的威胁看似解除,这张纸条却恶毒地提醒她:你知道得太多了,而且,你本身就是证据链的一部分。 如果皇帝想要彻查,或者想要“鸟尽弓藏”,她这个最早发现问题的人,很容易就会被塑造成“早有预谋”、“参与构陷”的角色!
“小姐,这……这又是谁?”锦绣看着李梦瑶瞬间煞白的脸,吓得声音发颤。
李梦瑶没有回答。是谁?是皇后残余势力的报复?是那个始终没有露面的笔迹模仿者在搅浑水?还是……德妃为了彻底掌控她而留下的后手?甚至,会不会是皇帝本人的试探?
她感觉自己像站在悬崖边上,刚刚为别人打完一场硬仗,却发现自己的退路被人悄悄拆掉了。
这一夜,李梦瑶彻夜未眠。她不再是那个初入宫闱、只会被动应对的小才人了。连续的阴谋洗礼,让她被迫飞速成长。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像分析一个最棘手的商业项目一样,分析自己当前的处境。
优势:
刚刚在寿宴“平乱”中间接立功,有德妃(暂时)的认可。
皇帝目前仍需稳定局势,未必会立刻清算“功臣”。
她手中可能还握有对方不知道的底牌(比如对笔迹的敏锐,对现代管理方法的运用能力)。
劣势:
知晓核心机密(香料、通敌内幕),容易被灭口。
位份低,根基浅,毫无外援。
被暗处的敌人盯上,敌暗我明。
机会:
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清洗之后职位空缺),皇帝或许需要新的、无派系的“能干”之人。
德妃势力上升,若能真正取得其信任,或可得到庇护。
混乱之中,或许能找到那个放纸条的人,揪出最后的黑手。
威胁:
皇帝的猜忌与帝王心术。
德妃的利用与可能存在的卸磨杀驴。
神秘纸条背后的势力继续构陷。
分析完毕,她得出结论: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 她要向皇帝和德妃证明,她活着、被信任的价值,远远高于被灭口或被打压的价值。
第二天一早,李梦瑶做了一件让所有知情人都意想不到的事。她卸去钗环,穿着一身素净得近乎失仪的宫装,直接去了乾清宫求见皇帝,言明有“生死攸关之事”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