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瑶心头一跳。这是……要把私下汇报变成公开答辩?而且听众还是刚刚刁难自己的对手?皇帝这是要看她的临场应变能力,还是要借她的口敲打柳昭仪?
无论如何,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一个向更高层(虽然只有皇帝和柳昭仪)正式展示自己价值的机会。
“臣妾遵旨。”她深吸一口气,再次进入“项目汇报”状态。这一次,她没有看草稿,而是凭借记忆和理解,将核心思路清晰、有条理地阐述出来。她刻意避免了过于现代的词汇,用古人能理解的语言,重点突出了方案的政治意义(宣扬仁德)、情感价值(体现孝心)和成本优势(节俭高效)。
月光如水,御花园仿佛成了她的临时会议室。她声音不高,但条理分明,逻辑严谨,将一个个看似“离经叛道”的点子,诠释得合情合理,甚至充满吸引力。
柳昭仪跪在地上,越听越是心惊。她本以为李梦瑶是靠歪门邪道吸引皇帝,却没想到,她说的竟是如此……如此实实在在的“政事”?虽然她不屑于那些与民同乐的“掉价”想法,但却无法否认,这套说辞,尤其是站在皇帝和太后的角度,极具说服力。她偷眼去看皇帝,只见赵璟听得专注,眼神中甚至带着些许欣赏,她的心更是沉到了谷底。
李梦瑶陈述完毕,微微垂首:“臣妾愚见,请皇上、昭仪娘娘指正。”
现场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赵璟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话却是对柳昭仪说的:“柳昭仪,现在,你可听明白了?朕与李才人,所议为何?”
柳昭仪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臣妾……臣妾明白了。是臣妾……误会了李才人。”这几个字说得无比艰难。
“既如此,日后便莫要再捕风捉影,徒生事端。”赵璟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回你的宫去吧。”
“是,臣妾告退。”柳昭仪几乎是咬着牙,在宫女的搀扶下,狼狈地起身离去。临走前,她投向瑶才人的那一眼,充满了怨毒与不甘。
场上只剩下李梦瑶主仆和皇帝、安公公。
赵璟的目光重新落在瑶才人身上,带着探究与一丝兴味:“李才人,你今日,让朕看到了不止一面。”
李梦瑶心中凛然,知道刚才的表现既赢得了赏识,也可能引起了更深的关注(或者说警惕)。她恭敬道:“臣妾只是据实以告,不敢有丝毫隐瞒。”
“嗯。”赵璟不置可否,“你的方案,朕会考虑。今日不早了,回去好好歇着吧。”他的目光似乎在她依旧有些苍白的脸上停留了一瞬。
“谢皇上,臣妾告退。”
这一次,李梦瑶真正踏上了回揽月轩的路。虽然身体疲惫到了极点,但精神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她不仅初步通过了皇帝的“面试”,还在与柳昭仪的正面对抗中,借势取胜。
然而,安公公在送她离开时,却又低声补充了一句,语气比之前更加凝重:
“才人,树欲静而风不止。您今日锋芒已露,往后……恐再无宁日了。柳昭仪背后,站的可是……”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瑶才人的心猛地一沉。
柳昭仪背后,站的究竟是谁?皇后?还是其他更强大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