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予你十年盛夏 > 第104章 未来的轮廓

第104章 未来的轮廓(1 / 2)

四月的燕园,春意渐浓。迎春花早已谢幕,连翘和榆叶梅正开得热烈,粉白与金黄交织,点缀着古朴的建筑和渐绿的草坪。天气回暖,午后阳光和煦,校园里多了不少散步和晒太阳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慵懒而生机勃勃的气息。然而,在这片看似闲适的春光背后,一股无形的、关乎未来的暗流,正在大三学生群体中悄然涌动,并不可避免地漫延到了大二。

对林晚星和陆辰轩而言,这种变化最直接的体现,来自于他们身边的学长学姐。图书馆里,往常埋头于专业书籍的区域,如今多了许多捧着厚厚一摞摞打印材料(个人陈述、简历、成绩单)和《GRE词汇精选》、《托福官方指南》的学生。自习间隙,走廊里、茶水间,谈论的话题不再是某道难题的解法,而是变成了:

“你文书找谁改的?”

“那个中介靠谱吗?”

“斯坦福那个项目今年招多少人?”

“保研夏令营的邮件你发了吗?”

“xx公司的暑期实习内推有消息没?”

这些词汇和话题,像一块块陌生的拼图,逐渐拼凑出大学毕业后的广阔却又令人不安的图景。出国、保研、考研、工作……每一条路都指向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周五下午,林晚星和陆辰轩一起去听了一场由学生会组织的“海外名校申请经验分享会”。报告厅里座无虚席,甚至过道都站满了人。台上是几位刚拿到海外顶尖大学phd或aster录取通知的大四学长学姐,他们侃侃而谈,分享着GpA的重要性、科研经历的点缀、推荐信的分量、文书写作的技巧,以及准备标准化考试的艰辛。台下听众的眼神里,充满了羡慕、向往,以及更深的焦虑。

“GpA3.8是底线,3.9以上才有竞争力……”

“有顶会一作是巨大加分项……”

“套磁信要体现你对教授研究的真正理解……”

每一条“经验”,都像一道门槛,清晰地划分着人群。林晚星听着,下意识地攥紧了手。她的大一成绩不错,但大二上学期的难度提升,让她维持高GpA的压力倍增。科研方面,她的大创项目才刚刚起步,距离“成果”遥遥无期。一种“来不及了”的紧迫感,悄然攫住了她。

她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陆辰轩。他听得异常专注,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像是在评估着什么。以他的实力,GpA顶尖,科研也已进入陈教授的核心课题组,目标显然是直指那些金字塔尖的学府。这个认知,让林晚星心里那点关于“并肩”的底气,又泄去了几分。

分享会结束,两人随着人流默默走出报告厅。夕阳将影子拉得很长,气氛有些沉闷。

“感觉……好难啊。”林晚星率先打破沉默,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

“嗯,竞争很激烈。”陆辰轩的回答很客观,听不出情绪。他顿了顿,忽然问:“你……有考虑过出国吗?”

这个问题来得有些突然,林晚星愣了一下。她不是没想过,但那更像是一个模糊而遥远的梦,从未如此具体地被摆在面前。

“我……不知道。”她老实回答,语气迷茫,“感觉离我好远。我的成绩没那么拔尖,科研也刚起步,英语……托福雅思估计得脱层皮。”她列举着困难,像是在说服自己,“而且,出国费用那么高,我爸妈……”

陆辰轩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等她说完,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引导性:“出国不是唯一的路。国内顶尖实验室的直博,或者保研到清北复交,也是很好的选择,压力相对小一些,平台也不错。”

他的话像是在为她提供备选方案,但林晚星却敏锐地捕捉到,他谈论“国内直博”时,语气里缺乏那种谈及caltech项目时的、发自内心的热切。她忍不住反问:“那你呢?你肯定是想出国读博的吧?”

陆辰轩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投向远处渐渐沉入地平线的夕阳,沉默了几秒,才说:“理论物理的顶尖资源,确实大部分在海外。caltech,普林斯顿,It……那是每个学物理的人向往的圣地。”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向往和坚定。这句话,像一颗石子,准确地投入林晚星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她明白了,他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那片海,在太平洋的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