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予你十年盛夏 > 第102章 科研的初啼

第102章 科研的初啼(1 / 2)

《高等量子力学》的课堂轰鸣,如同一声发令枪,宣告了大二下学期高强度学术竞赛的正式开始。紧随其后的,是另一项更具挑战性、也更能定义物理学子身份的活动——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实践。它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将理论投入未知疆场的一次实战演练。

周三下午,年级群里的一则通知引起了小范围的骚动。理论物理研究所的陈焕生教授,面向大二优秀本科生,招募几名科研助手,参与他课题组一项关于拓扑量子计算中表面态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项目。通知要求极高:需要扎实的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基础,良好的数学功底,并且暗示将占用大量课余时间。消息一出,群里议论纷纷,但真正敢点开附件查看详细要求的人寥寥无几。

几乎在通知发出的同一时间,陆辰轩的手机就响了。是陈教授亲自打来的。当时他正和林晚星在图书馆复习。看到来电显示,他明显愣了一下,随即对林晚星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拿起手机快步走向楼梯间。林晚星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能让陈教授直接打电话,绝非小事。

几分钟后,陆辰轩回来了,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但眼神深处跳跃着一丝难以抑制的亮光。

“陈教授的电话?”林晚星压低声音问。

“嗯。”他坐下,将手机屏幕按熄,声音保持着平静,但语速比平时稍快,“他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他那个拓扑量子计算的课题,做理论模拟部分。”

“真的?太好了!”林晚星由衷地为他高兴,这无疑是极高的认可和难得的机会。但随即涌上的是一股复杂的情绪,有骄傲,也有隐约的失落——她知道自己离这个级别的项目还很遥远。

“只是初步接触,会很难。”陆辰轩的语气恢复了冷静,仿佛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需要学很多新东西,每周至少投入两个完整的晚上加一个周末半天。”

“你能行的!”林晚星用力点头,随即又有些担心,“那你的时间……”

“挤一挤总有的。”他打断她,目光落在摊开的书本上,显然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调整计划了。这种对学术机会的本能渴望和高效规划能力,是林晚星一直钦佩又自觉难以企及的。

仿佛是为了弥补这种心理落差,第二天,辅导员在班会上重点宣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创)的申报工作。与陈教授那种“精英选拔”不同,大创项目更接地气,鼓励本科生自主选题,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是大多数同学接触科研的首选平台。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无论是保研、出国还是工作,有段完整的科研经历都非常加分……”辅导员在讲台上热情洋溢。

台下同学们交头接耳,显然很多人都动了心。林晚星也有些心动。她一直对光学方向,特别是微纳结构中的光场调控很感兴趣,觉得既神奇又有应用前景。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课后,她和几个有兴趣的同学凑在一起讨论。大家想法很多,但都停留在表面,不知道如何凝练成可行的课题。这时,学习委员提醒道:“可以找相关方向的老师聊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题目或者愿意指导的老师。”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林晚星鼓起勇气,给光电研究所一位以温和着称的年轻讲师李老师发了封邮件,简单说明了自己的兴趣和希望能参与大创项目的想法。没想到,李老师很快回复,约她下午去办公室面谈。

坐在李老师堆满书籍和器材的办公室里,林晚星有些紧张。李老师很随和,问了问她的课程情况和兴趣点,然后拿出一份资料:“我最近在关注一种新型介电微腔中的光子束缚态,可以用来做高灵敏度传感。这个方向挺有意思,也有一定的探索空间,就是需要做大量的数值模拟,对编程和电磁场理论要求不低。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试试看。”

接着,李老师简单介绍了课题背景和需要学习的软件(如SoL)和编程语言(atb或python),并给了她几篇关键的参考文献。

听着那些陌生的术语,林晚星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但内心却有一种奇异的兴奋感。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触摸到“研究”的边缘。她接过资料,郑重地说:“谢谢李老师!我会认真学习的!”

“不急,先看看文献,了解一下背景。觉得能胜任,我们再具体讨论方案。”李老师笑着说。

从办公室出来,林晚星抱着那叠厚厚的论文复印稿,感觉像抱着一块沉甸甸的、却闪着光的矿石。她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消息告诉陆辰轩。

晚上在图书馆,她兴奋地压低声音对陆辰轩说:“李老师同意指导我做大创了!是关于介电微腔光子束缚态的!”

陆辰轩从一堆稿纸中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赞许:“很好。光学方向很适合你,李老师人也很好。”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一个软件名和一本书名,“SoL做电磁仿真比较主流,这本《计算电磁学》是入门经典,你可以看看。”

他总是能第一时间给出最实用的建议。林晚星感激地点点头。

然而,热情的火焰很快就被现实的冷水浇灭。接下来的几天,林晚星陷入了科研入门的第一道难关——文献阅读。她借来陆辰轩推荐的书,打开李老师给的论文,瞬间傻眼。满篇都是拗口的专业术语、复杂的数学公式、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图表。她感觉自己像个文盲,每个单词都认识,连成句子却完全不懂在说什么。一晚上下来,进度条几乎为零,挫败感像潮水般涌来。

她偷偷看了一眼对面的陆辰轩。他面前摊开着好几本厚厚的英文专着和打印的预印本论文,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公式推导界面凝神思考,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偶尔停下来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神情专注而投入,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种游刃有余的状态,让林晚星更加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