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德拉会盟,库施臣服,仅仅是一个开始。
广袤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如同一个巨大的扇形绿洲,滋养着数十个大小不一的部落和城邦,他们并未亲见汉军兵锋,对库施的突然臣服多持观望甚至敌视态度。
欲真正将这片沃土变为炎汉根基,必须进行彻底的“犁庭扫穴”。
刘备与徐庶深谙此道。他们并未立刻动用宝贵的汉军主力进行消耗性的清剿,而是首先命令新受册封的“库施都督”塔卡,率领其本部兵马,作为讨伐不臣的先锋。
“塔卡都督,既为帝国臣子,当为帝国立功。三角洲诸部,历来多有不服王化者,今命你率军征讨,以示忠诚,亦显帝国之威。”刘备的命令温和却不容置疑。
塔卡已无退路,只得整顿兵马,率先向三角洲地区进发。这些库施军队熟悉地形、气候,与当地部落语言相通,由他们打头阵,既能有效削弱当地抵抗力量,也能进一步消耗库施本部的实力,可谓一石二鸟。
然而,三角洲的部落并非软柿子。他们利用茂密的纸莎草沼泽、错综复杂的水道进行顽强抵抗,塔卡的进军屡遭挫败,损失不小。
“大王,看来单凭塔卡,难以竟全功。”徐庶时刻关注着战报。
刘备点头:“是时候让我大汉锐士,告诉他们何为真正的战争了。翼德、文长!”
“末将在!”张飞、魏延早已摩拳擦掌。
“命你二人各率五千精兵,翼德从左,文长从右,呈钳形之势,跟在塔卡军后方。遇小股抵抗,由塔卡处理;遇坚硬堡垒或大规模敌军,则雷霆击之!务必扫清三角洲全境!”
“得令!”
汉军的加入,瞬间改变了战场形态。
当某个大型部落凭借坚固的土城和沼泽地利,让塔卡军久攻不下、死伤惨重时,张飞率军赶到。
“黑厮们闪开!看俺老张的!”张飞怒吼着,下令推出随军携带的重型弩炮和经过格物院改进、威力更大的火药包(虽仍不稳定,但用于爆破土墙已显效果)。
轰!几声沉闷的巨响后,土城被炸开数个缺口。张飞身先士卒,率汉军重甲步兵如潮水般涌入,后续跟进的库施兵则负责清剿残敌。负隅顽抗的部落首领被张飞一矛挑杀,抵抗迅速瓦解。
另一边,魏延则充分发挥其机动迂回的特点。他避开正面强攻,派遣小股精锐夜间泅渡水道,奇袭部落粮仓、水源地,或者散布“汉军不可战胜、投降者可免死”的言论,制造恐慌。往往大军一到,对方已然士气崩溃,望风归降。
汉军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严明纪律(战后对主动投降的部落并不滥杀)以及那种闻所未闻的“雷霆”武器,迅速在三角洲地区传开。抵抗的意志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逐渐冰消瓦解。
每平定一地,徐庶派出的文官队伍便立刻跟进。
设郡立县:将整个尼罗河三角洲划分为“河内”、“ Alexandria ”(暂用名,后或改)、“下埃及”等三郡,下设十余县。派遣流官担任太守、县令,建立完整的行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