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尸忆破案局 > 第76章 无声的战场与“潘多拉”计划

第76章 无声的战场与“潘多拉”计划(1 / 2)

“方舟”指挥部主导的新战略,将对抗“普罗米修斯”的战场从物理意义上的深海,转移到了更加抽象却也更加广阔的领域:科技研发、情报网络、全球监控与反制。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激烈、关乎未来的战争。

“清道夫”小组的全球清扫行动持续深入。依靠“烛龙”小组早期提供的“净土同盟”行为模式分析以及后续截获的加密通讯特征,“清道夫”协调多国力量,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精准打击。数个伪装成跨国咨询公司、高科技初创企业的“普罗米修斯”前沿组织被连根拔起,查获了大量尚未转移的研究数据、非法资金以及用于筛选和测试“载体”的初级设备。

这些行动虽然未能触及“普罗米修斯”真正的核心层,但显着压缩了其在地面世界的活动空间,切断了部分资源供应链,并迫使剩余的信徒和合作者转入更深的地下,通讯和协调变得异常困难且风险极高。这就像剪除了巨兽伸向陆地的触手,虽然无法伤及其本体,但有效限制了其影响范围和行动效率。

“利刃”小组的技术反制也开始显现威力。新一代的“谐波探测塔”在几个拥有敏感研究设施的国家秘密建立,构成了一个初步的全球预警网络。当“猎犬”再次尝试潜入位于加拿大的一个量子加密实验室时,探测塔提前十七秒发出了警报,虽然仍未能阻止其潜入(“猎犬”的穿透能力依旧无解),但实验室得以启动紧急隔离程序,保住了最核心的数据分区。更重要的是,部署在实验室外围的新型高功率定向微波发射器,对“猎犬”造成了可观测的能量扰动,使其撤离速度明显减慢,并留下了一道更清晰、可供追踪的能量尾迹。

技术上的微小进步,带来了战略上的信心提升。证明“猎犬”并非无敌,它们的技术也存在边界和弱点,可以被探测、干扰,甚至可能被摧毁。

然而,真正的核心突破,依旧寄托在 “溯源”小组 对江雨体内“结构”以及“普罗米修斯”根本技术逻辑的破解上。

在“知更鸟”中心,研究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赫尔曼·霍夫曼博士带领的团队,面对的是一个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科学壁垒。

难题一:“结构”的制造工艺。

尽管分析了“结构”的能量响应和材料特性,但要逆向推导其原子级编程技术,难度堪比重新发明光刻机。现有的设备根本无法实现那种精度的物质操控。团队只能尝试理解其设计原理,希望能找到其在宏观层面的表现规律或逻辑漏洞。

难题二:能量谐波的本质。

这种作为“普罗米修斯”技术基石的能源/信息载体,其物理本质依然成谜。它似乎能无视常规电磁屏蔽,以极低损耗远距离传输。团队提出了多种假设,从利用宇宙背景引力波微扰到操纵暗物质介质,但都缺乏实验验证。无法理解能量谐波,就无法从根本上干扰或切断“普罗米修斯”的网络。

难题三:意识接口的破解。

“普罗米修斯”能够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控制人的思维,这是最令人不安的能力。研究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分析从“清源”中心缴获的神经调控设备残骸,试图理解其作用机制;二是通过监测江雨在与“结构”交互时的大脑活动,寻找那种特殊信号与神经信号之间的转换规律。进展缓慢,大脑的复杂性远超任何已知的计算机系统。

江雨成为了所有这些研究的焦点。她每天都需要在高度精密的仪器监测下,进行各种测试:有时需要冥想以稳定“结构”输出基准信号;有时需要承受不同频率的能量刺激以观察反应;有时还需要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模拟与“能量网络”的交互,以收集数据。

这个过程是对身心的极大考验。她感觉自己就像一台被反复调试、拆解又组装的精密仪器,个人情感和需求被压缩到最低限度。唯一支撑她的,是内心深处那股不愿被操纵、不愿让世界落入“普罗米修斯”这种偏执组织手中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