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看见北静王府的人把琪官儿接走。
李洵这才回到王府。
“这简直太不把本王放在眼里,虽然宝玉年轻,走了歪路…”
刚走到姑娘那边,李洵就开始自导自演起来。
不怪他对待两个“小舅子”的态度厚此薄彼。
无论是前世记忆碎片影响,还是这一世的性格,他对贾府男子都喜欢不起来。
要说唯一没有产生恶意的。
估计就只有贾芸和贾兰两个了。
众金钗刚刚结束了一轮代抄书的静思活动,正稍作休息。
探春、宝钗、黛玉面前还摊着笔墨和抄了一半的《礼记》,听到外面传来李洵的声音纷纷起身。
后知后觉的姑娘也立即起身看向门外。
如:
在一旁安静地翻看书卷的元春。
默默继续抄写书的迎春,想着左右闲着也是闲着,她本来就比姐妹笨些,抄的慢一些,干脆继续写会儿。
惜春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
拉着秦可卿叽叽喳喳说着抄书趣事的史湘云。在一旁嗑着瓜子,时不时插科打诨的王熙凤。
就在这时。
李洵的身影出现在大殿门口。
“王爷回来了。” 秦可卿温婉迎了上去,发现他情绪脸色不对:
“王爷脸色不太好?可是外面有什么事?” 体贴接过李洵随手解下的披风。
李洵摆摆手,径直走到主位坐下,端起秦可卿立刻奉上的茶大灌一口,眉头紧锁。
他这副模样,立刻吸引了所有姑娘的注意。
连惜春这位小冰山姑娘都抬起了头。
湘云也停下了叽喳,李洵心情不佳,姑娘们哪还敢没心没肺的说笑。
“王爷姐呼,您这是怎么了?谁惹您生气了?” 史湘云心直口快,问道。
李洵觉得自己很有演戏天分,抬头看看贾元春,贾探春,欲言又止的叹气。
那难以启齿的难受伤心模样。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荣国府贾母蹬腿儿了。
整得贾府姑娘,特别是元春探春两姐妹的心都揪成了麻花。
李洵缓缓开口道:
“唉…说出来,只怕污了妹妹们的耳朵,本王刚从外面办完借贷记账法的正经事,
却不想听了一件骇人听闻,伤风败俗到了极致的事情。”
“可是关乎贾家?”敏锐的三姑娘探春焦急问道。
李洵点了点头。
元春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贾家出事了!?
可是父亲母亲,还是老祖宗有什么变故。
她先是关心则乱,后就想明白了李洵的意思,并不是指这个。
也就想到了贾府那些不堪的秘密。
但元春把可能做出丢贾家颜面的小辈长辈都轮着想了一遍,也没有怀疑到弟弟贾宝玉。
离开家进宫时。
弟弟宝玉虽顽劣,却也听话乖巧,有世家公子的品质气度。
怎么可能做出伤风败俗的事情?
探春英气的秀眉一蹙,她把李洵话里的意思拆开揉碎了分析。
她比姐姐元春心思更透彻。
直接就想到了伤风败俗的字里意思,显然不是家里有谁去世。
而是……
探春想到家中能做出伤风败俗的事,就那么几个,大伯伯,琏二哥。
既然是说贾家,也没分东西二府。
或许指的是东府那边儿?
连精明心思敏捷的贾探春也都没半点怀疑过宝玉。
她甚至担心是赵姨娘和环哥儿又做出什么蒙羞的事情,下意识捏紧了帕子。
林黛玉放下了笔,尖尖的下巴微抬,清冷的眸子看向李洵。
“王爷姐呼,到底何事?您快说呀!” 湘云急得跺脚。
李洵又重重叹了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痛心疾首地说道:
“本王…本王刚刚回府之前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北静郡王府的人,在菜市口接走了琪官儿。”
“琪官儿?”王熙凤挑眉,啐了一口。
“呸,怎么扯上那等下九流的东西。” 王熙凤暗暗咬了咬银牙,莫不是贾琏那黑心短命的又跟优伶搅和在一起了。
姑娘们听得莫名其妙。
一个唱戏的优伶,怎么就跟贾家,还有伤风败俗,扯上干系?
“何止是扯上干系。” 李洵猛地一拍桌子,力度控制得刚好,不会吓到姑娘,但足够表达了愤怒茶水都溅了出来。
“那琪官儿,还有…还有宝玉在城外水月庵里行那结拜夫妻、颠鸾倒凤的苟且之事!
被人撞破,当场打晕,裹在被子里,丢到了菜市口。
岂有此理,连本王的颜面都扫尽了。
也不知谁那么胆大包天,明知宝玉是本王的”小舅子,竟是不给面子,闹到全京城都看见了!”
啊?
这消息如同一个炸弹。
姑娘们都傻眼了。
谁?
宝玉,琪官儿?结为夫妻?还…做那不知羞的?
史湘云惊叫出声,小脸瞬间煞白,随即又涨得通红,捂住自己的耳朵,又羞又臊。
“天爷!这…这…宝玉哥哥他们…怎么能…怎么能做这种事?还是…还是在尼姑庵?太…太恶心了。”
她完全无法接受,那个心目中虽然有点呆但还算干净的表哥贾宝玉,竟能做出如此龌龊之事。
李洵摊开双手,深表遗憾:“本王也不想相信,谁叫本王亲眼所见,两人衣不蔽体的……” 还没说完,就被秦可卿拿手指捂住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