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史拍了拍手里的泥土,垂首笑道:
“京里的民报听闻要抄录那些官员、权贵们的阴私,都不敢接手。官家发行的京师邸报,又需经过通政司审查,所以下官……”
“没办?”李洵皱了皱眉,抬手扇飞刘长史的官帽。
噢~王爷这回把本官的帽子扇的好远……家里备了不少官帽,倒不用担心找不回来。
刘长史看着官帽骨碌碌滚出视线了,这才谄媚道:
“下官得知南安郡王家的产业名下,开设了几家书屋,霍郡王府里就有他自个儿的印刷坊。”
“故此下官和孙绍祖、仇鹤,便去劳烦南安郡王了。”
“霍元同意了?”李洵盯着刘长史看,印刷书本可是很贵的,报纸也是同样的道理,但卖出去能回本。
而给他李洵办事儿,南安郡王一毛钱都捞不到。
“南安郡王说与王爷您的关系亲近,不给银子也帮忙。”
“便是南安郡王要收,郡主也不同意。”说到这里,刘长史赶紧闭嘴巴。
李洵摸着没毛的下巴瞪他一眼:“才刚怎么不一气说完,难不成故意吊本王胃口?
非要分成几段,是想等着本王夸你应变能力不错,还是怎得!?”
南安郡王啊。
霍元确实很适合顶压力。
那厮虎头虎脑,对于打仗一头热血,还是个大顺朝书虫。
除了对打仗看书有兴趣以外。
霍元对旁的什么事情就不怎么上心。
也是个十足的纨绔王爷,跟北静王那种斯文的不对路。
否则也不会在老南安王去世后,立即脱离四王亲近关系,反而跟他忠顺王走得近。
李洵想了想。
觉醒后,他就没去看望昭宁郡主了。
昭宁小时候时常进宫给皇后娘娘解闷,宠成了没大没小的性子。
就爱当跟屁虫,黏在他身边跟着玩,如今到出阁年龄,反而安静了许多?
不然自己都出宫立府了,昭宁怎么也不来串门。
得了。
明儿去南安郡王府问问报子进展。
顺便瞧瞧昭宁那丫头。
敲定了问题,李洵这才走着四方步,回到姑娘们用晚膳的地方。
走进花厅。
香菱和晴雯乖巧的捧着帕子和银盆上前给他净手。
众姑娘们起身福一福。
王爷说不要见外是一回事儿。
姑娘们自小的教养,让她们基本的礼仪还是要维持。
这又是一回事儿。
秦可卿贤惠的替李洵解下披风,服侍他坐下,倒了杯茶送到他手里,打趣道:
“王爷的菜园里到底种的什么宝贝?连吃饭都顾不得了?”
“到时候吃了它,你就知道是不是宝贝,和可卿你一样都是天赐。”拧了拧秦可卿吹弹可破的脸蛋。
可卿脸一红,娇嗔他一眼,在房里恩爱也罢了,当着那么多未出阁的姑娘哩,王爷嘴上也不把门。
李洵在黛玉和宝钗微垂的螓首上略一停留,两姑娘怎么都成鸵鸟了,哈哈……
“都坐,不必拘礼。”李洵在主位坐下,随意挥了挥手。
席间气氛轻快。
在王府已是小住了好些天。
姑娘们没那么拘束着了,也不怎么害怕李洵这位蛮横霸道的王爷。
外面听来的哪有自己亲自感受真实。
王爷并不是凶神恶煞吗。
或许也有贾元春这层滤镜在。
姑娘们面对李洵另一种“姐夫”身份,反而亲近。
三姑娘贾探春素来关心外面的大事,这些天一直在意借贷记账法推行的进度,毕竟这是好事,也算利国利民。
又很想知道王爷姐夫是否采纳了她的攻心计策,内心也希望身为女儿身被夸赞得到认可。
她见李洵心情不错,便放下银箸,明亮的眼眸带着探询,落落大方地问道:
“王爷,不知…那借贷记账法推行之事进展怎么样?可还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