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有趣。
林黛玉骨子里是个用情至深的性子。
一旦认定了那人。
便恨不能占个十足十,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可这话也得分两头说。
试想,她本就是在这男子三妻四妾、天经地义的世界里长成。
父亲林如海,何等清贵人物,后院不也非只母亲一人?
耳濡目染之下,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念头。
终究是闺阁女儿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点。
从她后来能大大方方打趣袭人喊“嫂子”,便可见一斑。
黛玉在意的,从来不是那虚妄的唯一。
而是心尖上那份独一无二的位置与被重视的感觉。
自小在荣国府,被宝玉捧在掌心独宠惯了。
骤然来了个宝钗,品貌才情皆不输她。
宝玉的目光也随之偏移了几分。
那份无处安放的安全感被触动。
才激得黛玉那点小性儿、别扭劲儿全冒了出来。
说白了。
不过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孤女,对世间温情患得患失罢了。
而不是不能接受三妻四妾。
李洵自初见黛玉起,便不曾遮掩风流。
他就是那等不遵礼法,肆意风流的王爷,不会跟你说什么掏心窝子,心里只有你一个的话,那纯纯就是扯蛋。
爱美色,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坦坦荡荡,毫不作伪。
这份“真”,或许让心思剔透的黛玉,心底那点对共侍一夫的抗拒,消弭了大半。
当然。
其中也少不了李洵刻意引导,将她那点孤高心思带偏的功劳。
更重要的是林如海还在!
父亲健在,便是她最大的底气与依靠。
那份飘零无依的惶恐,便淡了许多。
…
到了用晚膳的时候。
秦可卿领着香菱、晴雯并一众奴婢,正含笑招呼着贾府的姑娘们落座。
黛玉挨着宝钗,迎春靠着探春,惜春和湘云,贾元春则和王熙凤坐另一侧。
王熙凤神情较前几日松快不少,连气色都红润了,眉梢眼角尽是慵懒风情。
李洵却和刘长史走到园林后山一片菜园子,视察土豆的生长发芽情况。
“王爷放心,下官每日都会定时检查。”刘长史蹲下身子,指着冒出土的绿芽,滔滔不绝的讲述他多么尽心,多么辛劳日夜守着。
李洵是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来。
他大部分心思。
还琢磨着什么时候能水到渠成,把黛钗摆在一处。
毕竟二哥放话了,“他的臣子”家眷不能强来。
皇帝在那跟臣子推心置腹,诚心诚意拉拢,自己这王爷调头强占人家闺女,似乎有点打脸二哥。
那么可以半推半就,算不得强行吧?李洵自认为,眼下攻略黛玉的进度,至少有百分之四十。
等到达七十左右,差不多能上一垒,不急,反正那么多姑娘都挑拣不过来了,先把合适的吃进嘴里再说。
至于黛玉。
时不时撩拨一下吊着就是了。
刘长史叽叽咕咕半天,李洵才从美色那边回过神,把心思重新放在土豆上面。
土豆的长势很不错。
种下去的几乎都冒出了绿芽。
如今是秋季。
第一批土豆约莫在三个月后能收获。
也就是一月份。
“本王交代你们去报行办的事可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