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檄伐张鲁(2 / 2)

荀攸这番话,瞬间将众人的注意力从东线的袁术,引向了西线的汉中!

刘协眼中精光一闪,他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

但他表面上却故作沉吟,目光扫向杨彪、钟繇等重臣,问道:“荀侍中所言,诸卿以为如何?那张鲁,久据汉中,朝廷向来以安抚为主,如今骤然兴兵讨伐,需有其名。”

杨彪、钟繇、赵温等人都是政治上的老手,瞬间明白了天子的意图——这是要借袁术称帝引发的众怒,顺势将讨伐汉中的大义名分也确立下来!

陛下是要他们来给张鲁“定罪”!

杨彪立刻接口:“陛下!张鲁之罪,罄竹难书!割据汉中,不纳贡赋,不奉正朔,形同独立,此乃不臣之罪!”

“废朝廷官制,私设祭酒、治头大祭酒等职,窃弄权柄,此乃僭越之罪!”

“借妖道惑众,以‘师君’自居,收拢民心,其心叵测,此乃左道乱政之罪!”

“阻塞道路,隔绝朝廷与益州联系,致使王化不行,此乃梗阻之罪!数罪并罚,罪不容诛!讨伐汉中,正在此时!”

钟繇、赵温等人也纷纷附和,历数张鲁罪状。

刘协听罢,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沉声道:“既如此,张鲁罪证确凿,不容姑息!着丞相及尚书台,即刻拟旨!”

他目光转向文官班列中一位气质儒雅、文采斐然的年轻官员:“侍中王粲!”

“臣在!”王粲出列躬身。

“命你草拟讨逆檄文!须明正其罪,宣示天下,使我王师讨逆,师出有名,堂堂正正!”

“臣,领旨!”王粲声音清朗,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以其才华,书写这等讨逆雄文,正是施展抱负之时。

不数日,王粲所着檄文昭告天下。

檄文曰:

“朕闻皇天震怒,则五岳崩摧;王道陵迟,则奸宄窃发。昔高光开基,垂统四海,恩德浸于草木,威仪震于殊俗。今朕承祀不德,遭家多难,然北辰虽远,拱仰之心岂移?汉法虽弛,讨逆之剑未销!”

“兹有逆酋张鲁者,本无勋戚之重,妄托天师之号。盘踞汉中,历有年所;僭称师君,妄制礼乐。其罪昭彰,神人共愤,朕今历数其恶,以告天下。”

“窃弄神权,淆乱纲常。夫天命有常,惟佑有德;祀典有序,非礼勿享。张鲁妄设鬼道,私祭淫祀;符水惑众,妖言渎天。使忠孝之民,沦为鬼卒;礼义之邦,化为魔境。此裂冠毁冕、离经叛道之罪一也!”

“割裂疆土,不臣王化。汉中形胜,乃祖宗之疆域;赤色符节,为汉家之威仪。张鲁闭关自守,抗我诏令;废置官吏,私授符印。不输贡赋,无视阙庭;拥兵险塞,坐观成败。此裂土分疆、目无君上之罪二也!”

“伪行仁义,阴怀虎狼。外施义舍之粥,内藏饕餮之心。苛敛米五斗,民尽菜色;阴养甲十万,志在问鼎。废朝廷律令,行私刑苛法;以祭酒治郡,使鬼卒横行。此蠹国害民之罪三也!”

“昔齐桓伐楚,责其苞茅不贡;光武讨隗,罪其妄称尊号。今张鲁之恶,过于荆楚;汉中之悖,甚于陇西!朕奉天讨逆,仗义兴师,已敕令六军,分路并进。雷霆所击,无不摧折;旌旗所指,罔不披靡。”

“其有汉中吏民,或被妖术所胁,或为凶威所逼,若能斩鲁来献,或举城归顺,皆赦其前愆,录为汉民。若执迷不返,附逆抗天,则大军一至,玉石俱焚!”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檄文到日,宜速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