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郊外,联军大营,旌旗招展,号角连天。前将军、都督豫扬徐诸军事刘备,主持召开了讨逆联军首次正式军事会议。与会者除刘备本部将校外,还包括兖州牧曹操代表,其长子曹昂,由猛将典韦贴身护卫,大将李典率五千兖州精兵随行。
荆州牧刘表代表大将文聘,率三千荆州步兵,并传达刘表军令,江夏太守黄祖将率水步军五千自东侧策应。
徐州刺史陈登其使者表态,将由丹阳兵统帅曹豹率三千精锐丹阳兵,自北面南下,协同进攻寿春。
各方势力虽心思各异,但在“讨逆”的大义名分下,总算汇聚一堂,做出了出兵的表态。
誓师仪式庄重肃穆,刘备宣读讨逆檄文,众军士呐喊响应,声震四野。
仪式间隙,曹昂特意寻到刘备,执礼甚恭地言明:
“刘将军,家父命昂转达,待此间战事稍定,昂便与舍弟一同西赴长安,入宫伴读,以全陛下圣意。届时,还望将军在朝中多加照拂。”
刘备自然温言应允,安抚道:“子修放心,陛下仁德,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公子贤良,此去长安必得重用。备虽不才,亦当尽力。”
随后,会议进入关键环节——确定进军方略与先锋人选。当议题提出,帐内顿时升起一股竞争的气氛来。
张飞第一个站出来,声如洪钟:“禀将军!某愿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捣寿春城下!”
张绣自恃身份和所部凉州兵精锐,亦不甘示弱,出列拱手:“前将军!绣愿为先锋,必为大军扫清前路!”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典韦。
这巨汉虽名义上是曹昂护卫,但闻听先锋之争,竟也按捺不住战意,跨前一步,瓮声瓮气地吼道:
“某家典韦,愿为先锋!斩将夺旗,易如反掌!”
声若雷霆,气势逼人,引得帐内众人侧目。
曹昂见状,连忙低声呵斥:“典将军!不得无礼!此乃刘都督帐前,先锋之选自有都督决断!”
典韦这才悻悻退后,但仍瞪着一双铜铃大眼,睥睨众人。
刘备见这情形,心中对典韦的勇悍暗自惊讶,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赞了一句:
“典壮士真乃虎将也!曹兖州麾下,果是藏龙卧虎。”
经过一番权衡,考虑到张飞既是自家兄弟,勇猛可信,且其校尉官职担任先锋也更为合适,不会过分刺激张绣等客将,刘备最终决定:
“益德听令!命你为大军先锋,率本部三千兵马,即日启程,沿汝南方向,探路开道,遇敌即击,遇险即报,不得有误!”
“得令!”张飞大喜,接过令箭,得意地瞥了张绣和典韦一眼。
“文聘将军、李典将军!”
“末将在!”文聘、李典出列。
“命你二人各率本部,为大军左右两翼,护持中军,策应先锋,稳步推进!”
“末将遵命!”
“其余诸将,随本督坐镇中军,统筹粮草,相机进止!”
军令既下,众将虽心思各异,但均凛然遵命。
会议散去后,张绣回到自家营帐,面色仍有些不豫。贾诩跟随入内,屏退左右,缓声道:“将军似有不满?”
张绣哼了一声:“文和先生,那张飞争先锋也就罢了,毕竟同殿为臣。”
“那典韦一介护卫,也敢在帐中咆哮,争抢先锋,曹子修虽呵止,然其部将如此跋扈,令人气闷。”
贾诩淡然一笑,安抚道:“将军息怒。典韦之徒,徒有勇力,不过一匹夫耳,不识大体,难成大事。将军乃朝廷镇南将军,一方统帅,何必与一莽夫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