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贾诩谋曹昂(2 / 2)

“陛下可下一道恩旨,言陛下年轻,然社稷为重,当早定国本。为皇子遴选伴读,宜从忠良之后中择选。闻曹操之子,皆聪慧伶俐,可令其将适龄之子,尽数送至长安,入侍东宫,既显陛下恩宠,亦全其忠君之名。”

刘协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失笑:“文和,朕尚未有子嗣,何来东宫?这伴读之名,从何谈起?”

“陛下春秋鼎盛,子嗣乃迟早之事。此不过是一个名义,意在请曹公遣子入朝。名为伴读,实为以示其无二心。”

他话说得含蓄,但帐内所有人都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深意——这是要曹操送儿子来当人质!

侍中钟繇觉得此举似乎有些过于直接和强硬,恐怕会激起曹操的强烈反弹,便出列打圆场道:

“文和之策,虽是为朝廷计,然曹孟德毕竟是一方州牧,若令其尽遣所有适龄子嗣入朝,是否略显急切?恐伤其颜面,反为不美。”

刘协也觉得有理,目光便转向了新近“归附”的刘晔,想听听这位刚从曹操阵营过来、又身为宗亲的臣子有何见解:

“刘卿,你曾在曹操麾下,对其情况较为熟悉。以你之见,文和此策,是否可行?曹操会作何反应?”

此时的刘晔,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已然想通。

既然回不去了,不如彻底站在朝廷立场上,为天子谋划,或许更能施展抱负。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躬身答道:“回陛下,贾公之策,实为老成谋国之言。”

他既然决定表态,便不再藏私,将曹操的家底和盘托出,以显示自己的诚意与价值:

“据臣所知,曹将军除早夭之子外,眼下共有三子。长子曹昂,乃原配丁夫人抚养,虽非嫡出,然长为庶,且年已弱冠,沉稳勇毅,常随军征战,在军中颇有声望。”

“次子曹丕,年十岁,乃卞夫人所出,聪慧机敏。末子曹植,年方六岁,亦为卞夫人所生,天赋异禀,有神童之誉。三人中,曹昂虽为庶长,但实为曹将军着力培养之继承人。”

贾诩听完刘晔的介绍,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接口道:

“陛下,既如此,可示朝廷宽仁。便让曹操将长子曹昂与次子曹丕送来长安即可。其幼子曹植,年齿尚幼,可留于身边,以全其父子之情。如此,既彰显朝廷信任,亦足以安朝廷之心。”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看似留了余地,实则更为狠辣——直接要走了曹操已成年的继承人曹昂和另一个聪慧的儿子曹丕,只留下一个六岁的幼童曹植。

这几乎是将曹操的未来牢牢攥在了朝廷手中!

刘协闻言,略一思忖,便明白了贾诩的深意,当即拍板:

“善!就依文和之言!拟旨,加曹操食邑三百户,表彰其忠勤。同时,令其遣子曹昂、曹丕入朝,为皇子伴读,以昭其心!”

“臣遵旨!”书记官立刻记录。

帐内众臣,尤其是文官们,听着贾诩这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计策,背后都不由冒出一股寒意。

这贾文和,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如此精准狠辣,直击要害!看似给了曹操面子,实则将他的命脉捏得死死的。

刘晔更是侧目看向贾诩,心中凛然。

他早闻贾诩“毒士”之名,今日亲眼见识其手段,方知传言不虚。此人之谋,深沉老辣,于无声处听惊雷,实在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