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羊毛女王 > 第166章 精训提能创新品

第166章 精训提能创新品(1 / 2)

9:00又到了一天上工的时间了,海晏糕坊的院子里就已经站满了人。新招的十五名工人穿着统一的浅蓝色工装,手里捧着林小满之前连夜写的《海晏糕坊制作规范》,纸张边缘还带着淡淡的墨香。老工人们则站在他们对面,小周娘的袖口沾着点面粉,张师傅的额头上还带着烤炉熏出的红晕,每个人脸上都透着几分郑重。

“今天开始,为期七天的培训。”林小满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上,声音清亮如晨露,“老带新,手把手教。七天后考核,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咱也不亏待,按天算工钱,绝不拖欠。但有一条,学不会硬留的,咱不接这茬。”

赵铁柱穿着件干净的劳动布褂子,手里拿着根竹制教鞭,往旁边的黑板上一拍:“都看好了!这黑板上的是揉面三要素:水七分,面三分,力道要匀不能偏!谁要是记不住,我这教鞭可不认人!”他说着,竹鞭在黑板上划出“啪”的一声脆响,惊得站在前排的新工人往后缩了缩脖子。

培训第一天从揉面开始。小周娘拉着小凤走到揉面台前,台面上撒着层薄薄的面粉,像落了层细雪。“揉面讲究‘三光’,盆光、面光、手光。”小周娘抓起三斤面团,手腕轻轻一转,面团就在案板上“啪嗒”作响,转得像朵盛开的白莲花,“你看,掌心要虚,指尖要实,力道从腰上发,不是光用胳膊使劲。”

小凤学着她的样子抓起面团,脸憋得通红,面团却像块顽石,要么粘在案板上扯不下来,要么捏在手里成了团烂泥。她急得鼻尖冒汗,额前的碎发都粘在了脸上。“别急。”小周娘拿起根筷子,在她手背上轻轻敲了敲,“你这是用蛮劲呢。想想给孩子拍嗝的劲儿,柔中带刚,知道不?”

她握着小凤的手,一点点教她转腕、加力、收劲。面团在两人掌心慢慢变得光滑,像块温润的玉。小凤的胳膊酸得像灌了铅,可看着面团渐渐听话,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周娘,我好像摸着点门道了!”

另一边,张师傅正教大柱控制烤箱温度。他掀开烤箱门,一股热浪“腾”地涌出来,把两人的头发都吹得微微晃动。“看这火苗,蓝中带黄是正好。”张师傅指着炉膛里跳动的火焰,“烤饼干要‘急火快攻’,上下火180度,八分钟就得翻个面;烤蛋糕得‘文火慢炖’,160度烤够二十五分钟,差一点都不行。”

大柱拿着个小本子,铅笔在纸上飞快地画着,把温度和时间记成了一个个小表格。“张师傅,要是停电了咋办?”他忽然抬头问,眼里带着在部队养成的严谨,“海岛时不时断电,总不能让一炉糕废了。”

张师傅愣了一下,随即拍着他的肩膀笑了:“问得好!咱早有准备。”他领着大柱走到墙角,那是防水油布底下包裹好的备用柴油发电机,“这是备用的柴油发电机,烧起来火力稳,就是得守着,累点,但是能保证生产力。”大柱赶紧把“ 备用发电机”五个字记在本子上,笔尖在纸上划出深深的印痕。

包装区的老马媳妇更是细致。她教两个新女工叠礼盒时,连折痕的角度都用尺子量着:“看见没?这角得是90度,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顾客拿到手里,第一眼瞧的就是体面,咱不能让人家觉得咱糙。”她拿起一张包装纸,手指翻飞间,转眼就叠出个方方正正的盒子,边角挺括得能立住一根筷子。

新女工小李学得慢,叠的盒子总是歪歪扭扭。老马媳妇没骂她,只是把自己叠的盒子和她叠的放在一起,让她瞅着差距。“你看,这歪了的盒子,装糕点容易碎;这齐整的,能多放两块,还不占地方。”小李红着脸,把歪盒子拆开重叠,手指被纸边划出道小口子也顾不上擦。

七天培训下来,新工人们的手上都磨出了茧子。小凤的小臂肿得像揣了个馒头,贴了两块膏药还在练;大柱的脸被烤炉熏得发黑,洗了三遍还带着点灰;老马媳妇带的两个女工,指尖被纸张划得全是小口子,却没人喊疼。

考核那天,林小满请了王厂长和塑料厂的两位老技师当评委。揉面区,小凤揉出的面团能拉出透亮的薄膜,像块轻薄的纱;烘烤区,大柱烤的海苔饼干边缘金黄,咬一口脆得掉渣;包装区,老马媳妇带的女工叠的礼盒,个个方正如块儿,连王厂长都忍不住拿起一个掂量:“这手艺,比供销社的包装还讲究!”

十五名新工人全过了考核。宣布结果时,小凤攥着拳头跳了起来,辫子上的红绸带在空中划出个漂亮的弧;大柱咧着嘴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牙;老马媳妇悄悄抹了把眼角,把新女工的手攥得紧紧的。

培训刚结束,林小满就召集所有工人在厂房开会。八十多个人挤在揉面台旁,连墙角都站满了人。“现在人多了,得有个章法。”林小满把一张大红纸贴在墙上,上面写着“车间主任、小组长选拔标准”,“咱选两个车间主任,管着甲乙两组;四个小组长,分着揉面、烘烤、包装、后勤。选上的,每月多加十块钱工钱,过年多发五斤红糖;没选上的,只要肯干,下次还有机会。”

底下顿时炸开了锅。小周娘把沾着面粉的手在围裙上蹭了蹭,眼里闪着光;张师傅捋着袖子,嗓门比平时大了三分:“我觉得我能行!管烘烤我熟!”连平时不爱说话的李婶都小声跟旁边的人说:“我觉得小周娘能当主任,她心细。”

选举用的是无记名投票。赵铁柱搬来个陶制罐子当票箱,每个人都踮着脚把写好名字的纸条投进去,纸团碰撞的声音像撒豆子。唱票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吊根针都能听见。

“小周娘,四十五票!”“张师傅,四十二票!”赵铁柱的粗嗓门在厂房里回荡,每念一个名字,人群里就泛起一阵小声的骚动。最终,小周娘和张师傅当选车间主任,小凤、大柱、老马媳妇、李婶成了小组长。

林小满当场给他们别上了红布袖章。小周娘的袖章上绣着“甲组主任”,;张师傅的“乙组主任”袖章。“从今天起,你们就是糕坊的骨干。”林小满看着他们,目光沉沉,“多干多得,要是干不好,随时换人。”

张师傅把袖章往胳膊上紧了紧,粗声说:“林厂长放心!我保证乙组每月一定积极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小周娘也红着脸点头:“甲组绝不给糕坊丢人!”

没选上的工人里,杏花有点失落,她原本想竞选包装组组长,结果以两票之差输给了老马媳妇。可转头看到老马媳妇叠的礼盒比自己整齐,她又笑了,拉着老马媳妇的手说:“马婶,你教我叠盒子吧,下次我肯定能选上!”

选拔刚结束,林小满又宣布了个更让人振奋的消息:“咱要设个新品研发部!”她指着厂房最里头那间刚收拾出来的小屋子,“谁有新想法,下班之后都可以去试,不管是甜的咸的、软的硬的,都能去试。试成了,投产后,想法个人或者团队奖励至少十块钱,或者同等价值的其它物资,并且个人或者团队拥有这款产品的命名权;要是能卖到省城,再加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