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五的午后,天庭的风带着一股化不开的凉意,吹得凌霄宝殿西侧的柏树枝桠沙沙作响。树下那座 “天庭档案馆”,像一块被时光遗忘的青石,静静卧在阴影里。它比万事屋年长整整三百年,屋顶的青瓦缝里还嵌着百年前的雪粒,门楣上 “天庭秘档” 四个鎏金大字,漆皮剥落得只剩边角的残金,露出
推开档案馆的厚重木门时,“吱呀” 一声响划破了午后的寂静,那声音陈旧得像是从百年前传过来的。一股混合着樟木、尘土与旧墨的气息扑面而来 —— 樟木是书架的用料,百年不腐,还带着淡淡的防虫香气;尘土里掺着干枯的樟树叶碎屑,是常年无人翻动的旧档案落下的;旧墨则来自竹简上的字迹,历经百年,依旧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松烟味。
馆内的光线很暗,只有屋顶每隔两丈开着一个 “透光瓦”,把外面的天光滤成淡淡的光斑,落在高耸的书架上。这些书架是用千年樟木打造的,高得顶到三丈多的房梁,每一层都密密麻麻摆着泛黄的竹简,有的用暗红色的麻绳捆着,绳结上还贴着小小的木牌,写着 “封存年限”;有的竹简边缘已经发脆,稍一碰就会簌簌掉渣;还有几卷特别珍贵的档案,用黑色的厚布裹着,布面上绣着繁复的云纹,是天庭 “秘档级” 的标识。
文曲星走在前面,青色的仙袍下摆扫过地板,带起细微的尘土。他手里握着玉帝亲批的 “调档令牌”,令牌上的 “天” 字在光斑下泛着冷光 —— 这是能调阅百年封存档案的凭证,整个天庭也只有十位仙官持有。小钱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一个空的木盒,盒底铺着细绢,是专门用来装珍贵档案的,这还是鲁班仙昨天特意打磨的,怕普通木盒刮伤竹简。
“慢些走,地板滑。” 引路的老仙官突然停下脚步,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他叫魏伯,在档案馆守了五十年,头发白得像雪,梳成一个整齐的发髻,用一根普通的木簪固定着。他手里拿着一串铜钥匙,钥匙串上挂着十几个不同形状的钥匙,每个钥匙柄上都刻着极小的字,是 “东阁”“西阁”“北阁” 的标识。魏伯的手指粗糙得像老树皮,指关节上还有一道浅疤 —— 是年轻时整理档案时,被脆裂的竹简划伤的。
他停下脚步,对着面前一排竹简上的编号喃喃自语,眼睛眯成一条缝,还得凑到竹简前才能看清:“废丹谷的档案…… 按年限算,该在西阁第三排,编号 d-08。百年前丹爆后就封存了,当时还是我亲手捆的麻绳呢……”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轻轻拂过竹简上的灰尘,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老友的手,“你们确定要调?那卷档案可是‘半秘档’,当年封存时,总管殿特意交代‘非玉帝口谕不得开封’,我这几十年,都没敢动过它。”
“魏伯,确有必要。” 文曲星停下脚步,将手里的调档令牌递过去,语气带着几分敬重 —— 他知道魏伯的脾气,认规矩不认人,要是没有足够的理由,就算有玉帝的令牌,也未必能顺利调档,“假仙玉案闹得仙市人心惶惶,底层神仙损失惨重,这 d-08 号丹炉很可能是假仙玉的制造点,只有查了档案,才能找到幕后之人。”
魏伯接过令牌,凑到透光瓦的光斑下仔细看 —— 令牌上的龙纹、玉帝的印鉴,还有 “准许调阅 d-08 号相关档案” 的字迹,一一核对无误。他叹了口气,把令牌还给文曲星,转身朝着西阁走去:“罢了,天庭的秩序要紧。只是这卷档案年代太久,竹简脆得很,你们看的时候可得小心,别弄断了绳,更别碰掉上面的字。”
西阁在档案馆的最里面,光线比外面更暗。魏伯踩着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爬上第二层高的书架 ——d-08 号档案放在第三排的顶层,位置隐蔽,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他踮着脚,手指在竹简间轻轻摸索,过了好一会儿,才摸到一卷用黑色厚布裹着的竹简,布面上绣着 “废丹谷丹炉归属册” 七个字,针脚细密,是当年宫廷绣娘的手艺,只是如今布面边缘已经磨损得厉害,露出里面的白色衬布。
“就是它了。” 魏伯小心翼翼地把竹简抱下来,生怕不小心摔了。他抱着竹简走到馆中央的木桌前,桌上铺着一块深蓝色的粗布,是专门用来放珍贵档案的。魏伯解开布面上的绳结时,手指都在微微发抖 —— 这绳结是他五十年前打的,当时还特意用了 “双套结”,防止档案受潮,如今解开时,麻绳 “啪” 地一声断了,掉出几片干枯的樟树叶,叶片已经脆得像纸片,一碰就碎成了粉末。
“小心些,戴上手套。” 魏伯从抽屉里拿出一副细绢手套,递给钱小和文曲星。这手套是用凡间的蚕丝织的,薄得像蝉翼,却很结实,能防止手上的汗渍沾到竹简上。“这是当年的原始记录,每一页竹简都有经手仙官的签名,连捆竹简的麻绳都是总管殿特供的‘防蛀麻’,丢了一片、断了一根绳,都要上报玉帝追责。”
小钱接过手套,小心翼翼地戴在手上。绢布贴在皮肤上,带着一丝微凉的触感,他甚至能感觉到手套上细密的针脚 —— 这是魏伯自己缝补过的,食指处有一块浅色的补丁,显然是之前磨破了又补好的。他走到木桌前,深吸一口气,才伸手去展开竹简。
第一页竹简泛着深褐色的光泽,是百年时光浸润的颜色。上面用篆书刻着 “废丹谷丹炉总册” 六个大字,字迹刚劲有力,是当年天庭文书官的手笔。竹简的边缘很光滑,显然是当年打磨过的,只是如今有些地方已经发脆,用指尖轻轻一碰,就能感觉到细微的粉末。
小钱慢慢展开竹简,每展开一片,都要停顿一下,生怕动作太快弄断竹简。竹简上的编号从 d-01 到 d-23,每一座丹炉的信息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归属部门、启用时间、主要用途、报废原因、负责人签名,甚至连当年的维护记录都有。比如 d-01 号丹炉,归 “仙药局” 管辖,用来炼制 “清心丹”,因 “炉底开裂” 报废;d-05 号丹炉归 “器修仙工坊”,用来 “熔铸神器部件”,因 “灵力耗尽” 停用……
他顺着编号往下找,手指在竹简上轻轻滑动,每经过一个编号,都要确认一遍。当指尖落到 “d-08 号丹炉” 那一片竹简时,小钱的动作突然顿住了 —— 这一片竹简比其他的稍厚些,上面的字迹也更清晰,显然是当年特意挑选的优质竹简。
他屏住呼吸,仔细读着上面的文字,每个字都像一颗石子,落在他的心上:
“d-08 号九转丹炉,启用于天庭历 327 年三月初七,归总管殿直接管辖,主要用于炼制‘重火丹’(注:重火丹为高阶丹药,需九转丹炉高温炼制,用于提升仙兵灵力);天庭历 347 年十月十五(距今 10 年前),因丹炉内胆突发爆裂,高温损伤炉壁,停止使用,正式登记为‘报废’;负责人签字:赵;备注:报废后由总管殿仙官亲自封存于废丹谷东区域,加贴‘禁止挪用’封条,定期巡查。”
“赵!” 小钱的指尖猛地顿在 “负责人签字” 那一行,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连呼吸都漏了一拍。这竹简上的 “赵” 字,是标准的篆书,笔画刚硬,起笔处有一个极细微的弯钩 —— 那是写字人特有的习惯,就像每个人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
他几乎是立刻就从袖袋里掏出了那块半块青铜令牌 —— 这是黑牙在茶馆遇袭时,偷偷塞给他的,边缘还沾着当时的血迹,被他用绢布小心擦干净了。小钱把令牌放在竹简旁,调整到相同的角度,借着透光瓦的光斑仔细比对:
令牌上的 “赵” 字虽然因为磨损有些模糊,但起笔处的弯钩弧度,与竹简上的签名完全一致 —— 都是先向右下方顿笔,再轻轻向上勾起,形成一个极小的 “月牙形”;笔画的粗细也完全吻合,横画中间略细,竖画底部稍粗;甚至连墨色的深浅都一样,是当年天庭特供的 “松烟墨”,百年后依旧能看出淡淡的光泽。
“这…… 这是同一个人的字迹!” 小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激动。他用指尖轻轻量了量竹简上 “赵” 字的高度 —— 正好三寸,和令牌上的 “赵” 字尺寸分毫不差,“文曲星大人,您看!这签名和令牌上的‘赵’字,连最细微的笔画习惯都一样,肯定是赵公明写的!”
文曲星连忙凑过来,也戴上手套,用指尖轻轻抚摸竹简上的 “赵” 字。篆书的刻痕很深,是当年用 “灵纹刀” 一笔一划刻上去的,能清晰地感觉到笔画的走向。“没错,是赵公明的字迹。” 文曲星的眼神瞬间变得凝重,“当年他刚接任总管殿首领时,我和他一起处理过天庭文书,他写‘赵’字时,就有这个起笔弯钩的习惯,当时我还打趣他‘这弯钩像极了总管殿的令牌’,他还笑说‘这样才好认’。”
魏伯在一旁看着,突然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恍然大悟:“难怪我觉得这签名眼熟!当年负责报废 d-08 号丹炉的仙官,就是总管殿的人!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十月十五,天还下着小雨,来办手续的仙官穿的是总管殿的银袍,腰上挂着‘总管殿令’,声音洪亮,还跟我说‘魏伯,这炉是赵总管特意交代的,一定要封严实,别让人乱动,出了差错,我们都担待不起’。”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当时我还觉得奇怪,一座报废的丹炉,怎么值得总管殿这么重视?现在想来,哪里是重视,是怕有人发现这炉子里的猫腻!说不定当年的‘内胆爆裂’,都是他们故意做的手脚,就是为了把丹炉伪装成报废的样子,好偷偷用来做坏事!”
小钱握紧竹简,指腹在 “赵” 字签名上轻轻摩挲。10 年前的报废记录、总管殿的直接归属权、与令牌完全吻合的签名,再加上魏伯回忆的 “赵总管特意交代”,这四条线索像四根结实的绳子,牢牢捆住了赵公明。但他没有立刻松口气 —— 多年的行事经验告诉他,赵公明绝不会轻易认账,他肯定会找各种借口推脱:或许会说 “这是前任总管的签名,当年总管殿有好几个姓赵的仙官”,或许会说 “丹炉报废后被人偷偷挪用,与总管殿无关”,甚至可能反咬一口,说他们 “伪造签名,故意栽赃”。
“文曲星大人,我想面见赵公明。” 小钱突然抬起头,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只有坚定,“我以‘汇报假仙玉调查进展’为借口,故意在他面前提 d-08 号丹炉,看看他的反应。要是他心虚,肯定会露出破绽 —— 比如回避话题、眼神闪烁,甚至可能不小心说出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知道的细节。”
文曲星皱起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木桌,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这太冒险了。赵公明现在是总管殿首领,手里握着仙兵调度权和天庭文书审批权,你单独去见他,要是他起了歹心,把你扣在总管殿,或者干脆销毁证据,我们连救你的时间都没有。”
“我有分寸。” 小钱笑着说,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银色仪器 —— 这是鲁班仙昨天连夜给他做的 “黑仙墨检测仪”,外壳用的是器修仙工坊的 “灵银”,能检测出方圆三尺内的黑仙墨成分,“我不会暴露我们已经查到签名的事,只说‘在废丹谷发现一座可疑丹炉,成分与假仙玉一致’,看看他的反应。而且我带着这个检测仪,只要他接触过假仙玉,检测仪就会亮红光,到时候就算他抵赖,我们也有了新的证据。”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您放心,我不会久留,汇报完进展就走。而且您可以安排巡查仙兵在总管殿外的‘祥云巷’待命 —— 那里是进出总管殿的必经之路,只要我捏碎您给的传音符,仙兵就能在一炷香内赶到。”
文曲星沉思了片刻,看着小钱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竹简上的 “赵” 字签名,终于点了点头:“也好。我会让巡查司的王统领带二十名仙兵,伪装成‘巡逻队’在祥云巷待命,传音符我给你两张,一张捏碎是求救,一张捏碎是信号,你记好。另外,我会提前给总管殿的值守仙兵打招呼,说‘小钱仙官奉玉帝之命汇报假仙玉进展,需直接面见赵总管’,让他们别拦着你。”
当天下午,小钱带着 “假仙玉调查进展报告”,还有藏在袖袋里的检测仪和传音符,朝着总管殿走去。
总管殿位于天庭的中轴线上,离凌霄宝殿只有半里路,气派得让人不敢直视。朱红色的殿门高达三丈,上面刻着金色的祥云与龙纹,门环是用纯金打造的,上面还嵌着两颗红色的宝石,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刺眼的光芒。门口站着两个穿银甲的仙兵,甲胄上刻着 “总管殿” 三个字,腰间的长刀出鞘三寸,冷光逼人,眼神锐利得像鹰,每一个进出的人都要被仔细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