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185章 科举风波 暗流再起

第185章 科举风波 暗流再起(2 / 2)

长安城内,诸多世家府邸,灯火彻夜不熄。以往互为姻亲、又存在竞争关系的各大士族,在此刻空前地团结起来。他们串联密议,书写弹劾奏章,罗织杜丰“专权跋扈”、“破坏祖制”、“离间君臣”等罪名,试图通过舆论和庞大的关系网,迫使杜丰收回成命。

一些依附于士族的清流文人、太学生,也被鼓动起来。他们聚集在国子监、孔庙等地,议论纷纷,甚至有人写下激扬文字,抨击科举新制是“弃圣人之道,逐功利之末”,一时间,长安舆论界风声鹤唳。

更有甚者,开始将矛头指向杜丰本人。

“察事司”很快收到密报:有士族背景的官员,正在暗中搜集杜丰“结党营私”、“任用私人(指柳明澜、凌素雪等)”、“其子杜承志年纪尚幼便已萌官”等“罪证”,试图从道德和人品上抹黑杜丰,动摇其“尚父”的权威根基。

凌素雪将一份密报呈给杜丰,上面详细记录了某位崔姓御史与几位世家子弟在平康坊私宅内的密谈内容,言语间对杜丰极尽诋毁之能事。

“尚父,是否需采取措施?”凌素雪的声音冰冷,带着一丝杀意。

杜丰看着密报,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轻轻将纸条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跳梁小丑,何足道哉。此时若动他们,反而落人口实,显得我心虚。严密监控即可,看看他们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他顿了顿,吩咐道:“不过,也不能让他们太肆无忌惮。找几个可靠的言官,上几道奏章,就说说……说说近年来某些世家子弟,凭借门荫入仕,却庸碌无为、甚至贪赃枉法的实例。不必点名,但要写得生动具体。还有,将今年各地准备参加科举的寒门学子中,几位才学品行俱佳者的名字和事迹,通过‘察事司’的渠道,在士林中悄悄散播出去。”

“是。”凌素雪领命而去。

杜丰知道,这场风波绝不会轻易平息。科举改革触及的利益太深,反弹也必然最为猛烈。这不仅是制度的变革,更是一场意识形态和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他必须顶住压力,既要展现坚定不移的决心,又要运用策略,分化瓦解反对势力,争取更多中间派的支持,尤其是那些同样受到门阀压抑的中下层官员和广大寒门学子的心。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长安城的万家灯火,在他眼中明灭不定。他知道,自己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这一次的对手,不再是明刀明枪的藩镇或者外敌,而是那些盘根错节于帝国肌体之内、掌握了文化话语权和仕途通道的千年门阀。

“欲行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杜丰低声自语,眼神锐利如初,“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早已预料到会有今日。这科举之门,本相开定了!”

帝国的中枢,因科举改革而卷起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而杜丰,这艘帝国巨轮的掌舵者,正以他无与伦比的意志力与政治智慧,迎接着这场来自内部最深层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