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169章 善后之策 分而治之

第169章 善后之策 分而治之(2 / 2)

“然,如何废,如何立,确需斟酌,避免激起大变。”杜丰话锋一转,开始阐述他的具体方案,这方案显然经过深思熟虑,“其一,分而治之。将原魏博节度使所辖六州,析分为三:魏州、博州、贝州设魏博观察使,暂由朝廷重臣兼任,负责过渡期军政民政;其余三州,卫州、相州、澶州,直接划归邻近的河东道或河南道管辖,削弱其整体实力。”

“其二,处置军队。魏博军中,负隅顽抗之死硬分子,依律严惩,绝不姑息。其余军卒,精锐者,挑选五千人,打散编入神策军,调离河北;余者,裁汰老弱,保留部分转为各州守捉、团练,归刺史统辖,规模严格限制,绝不允许再出现牙兵体系。”

“其三,清算与安抚并举。籍没田承嗣及其核心党羽家产,充入国库。对其属下将领、官员,进行甄别,愿意归顺朝廷、且无大恶者,可量才录用,或调任他处。对于魏博百姓,即刻宣布免除本年度赋税,推行两税法,由朝廷派员清查土地户口,确保新政落地。”

“其四,也是关键一环,”杜丰的目光变得深邃,“符璘、田悦等反正有功之人,需厚加赏赐,但绝不使其再掌魏博本地兵权。符璘,可擢升为某卫将军,调入长安或派往他镇;田悦,赐予爵位、财帛,置于闲职,荣养起来。如此,既可昭示朝廷赏罚分明,又可杜绝新的地方势力借此坐大。”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既有坚定的原则——废藩,又有灵活的策略——分治、分化、安抚。既考虑了稳定过渡,又着眼于长远根治。可谓环环相扣,思虑周详。

刘晏等人听得眼中异彩连连,杜丰的方案比他们想象的更为大胆,也更为周全。

崔侍中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最终却化作一声叹息:“尚父深谋远虑,老臣……佩服。只是,这推行起来,千头万绪,若有不慎……”

“所以,需要一位能臣干吏,前往魏博,总揽善后事宜。”杜丰接过话头,目光扫过众人,“此人需熟知河北情弊,有胆有识,能刚柔并济。诸位,可有人选?”

堂内一时沉默。这无疑是个烫手的山芋,做得好是大功一件,做不好则可能身败名裂,甚至引发新的动荡。

片刻后,刘晏拱手道:“尚父,臣举荐一人。宣慰使崔佑甫,曾多次出使河北,对魏博情势了解最深,上次宣慰魏博,与田承嗣周旋,不卑不亢,有理有节。且其为人刚正,精通吏治,或可担此重任。”

杜丰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崔佑甫……确为合适人选。即刻拟旨,加崔佑甫为魏博等州宣慰安抚使、权知魏博观察留后,总揽魏博善后一切事宜!令其持尚方宝剑,有临机专断之权!”

“是!”

决议已下,政事堂内的气氛为之一变。尽管保守派心中仍有疑虑,但在杜丰清晰的思路和绝对的权威面前,也只能选择服从。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尤其是卢龙李怀仙和成德李宝臣,在得知朝廷不仅擒获田承嗣,更要彻底废除魏博节度使,推行“分而治之”的策略后,内心的震撼与恐惧达到了顶点。他们意识到,朝廷解决藩镇问题的决心,远超他们的想象。杜丰的刀,已经毫不留情地挥向了河北割据的根基。

一场席卷河北乃至整个大唐藩镇体系的巨大变革,随着魏博的平定和这份“分而治之”的善后策,正式拉开了序幕。而杜丰,正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以无与伦比的魄力与智慧,引导着这艘帝国巨轮,驶向未知而充满挑战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