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135章 紫宸独对,帝心深测

第135章 紫宸独对,帝心深测(2 / 2)

肃宗凝视着杜丰,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丝虚伪或犹豫,但他只看到了一片坦荡与沉静。

殿内再次陷入寂静,只有更漏滴答作响。

忽然,肃宗轻轻咳嗽了几声,旁边的内侍连忙上前伺候。他摆了摆手,示意无妨,目光却依旧锁定在杜丰身上。

“杜卿,”肃宗的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朕还记得,灵武之时,你献上《平胡策》;凤翔危局,你挺身而出;宫变之夜,你护驾有功……这些,朕都记得。”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感慨:“你是朕一手简拔起来的,与太子亦是渊源深厚。你的忠心与才干,朕从不怀疑。”

杜丰躬身:“陛下知遇之恩,臣没齿难忘。”

“但是,”肃宗话锋一转,帝王心术展露无遗,“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如今你声望太着,手握重兵,纵使你无心,亦难免引人侧目,使朕……为难。”

他用了“为难”二字,分量极重。

杜丰立刻离座,再次跪伏于地,声音沉凝:“臣明白!臣愿解甲归京,闭门谢客,绝不让陛下为难!一切但凭陛下安排!”

他再次强调交权,姿态放得极低。

看着伏在地上的杜丰,肃宗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算计。他需要杜丰的才能来中兴帝国,也需要太子的地位稳固,但他绝不允许出现任何一个可能威胁到皇权的权臣。

“起来吧。”肃宗语气缓和了些许,“朕并非不信你。只是身为天子,有些事,不得不虑。河西节度使……你可先行交卸,由刘晏暂领。至于你在西域推行的那些新政……”

肃宗沉吟片刻,道:“可在河西继续试行,若确有成效,再议推广。你回京之后,太子太傅之职照旧,另……朕会命你参知政事,入政事堂行走。”

参知政事,入政事堂行走!这意味着杜丰将正式进入帝国的决策核心圈,虽然暂时没有具体的宰相名号,但已然拥有了极大的话语权。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剥夺了他的直接兵权,却赋予了更高的中枢参政权。

“臣,谢陛下隆恩!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与太子,匡扶社稷!”杜丰叩首,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与感恩。他知道,这已是目前情况下最好的结果。皇帝需要他的能力,也需要将他放在眼皮底下。

“好了,起来吧。”肃宗挥了挥手,脸上露出一丝倦意,“回去好生准备。太子对你寄予厚望,莫要让他失望,更莫要让朕失望。”

“臣,谨记陛下教诲!”

杜丰再次行礼,而后在内侍的引导下,躬身退出了紫宸殿。

当他走出殿门,重新沐浴在阳光之下时,背后已然沁出一层细密的冷汗。这场独对,不亚于一场激烈的战争。他成功地化解了皇帝最深的猜忌,保住了参与核心决策的权力,为后续的变革赢得了宝贵的空间。

然而,他也清晰地认识到,前方的路绝非坦途。失去了直接的兵权,在波谲云诡的长安朝堂,他需要更加谨慎,更加依靠智慧、手腕以及太子这座靠山。

他抬头望向蔚蓝的天空,目光坚定。无论身处何方,手握兵权还是执掌中枢,他“挽天倾”、致中兴的目标,从未改变。

长安的新篇章,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