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105章 砥柱安民,暗夜微芒

第105章 砥柱安民,暗夜微芒(2 / 2)

他巧妙地将皮球踢给了郭子仪,既尊重了圣旨和郭子仪的地位,又点明了自己不越权的本分,同时将程元振置于一个“建议者”而非“决策者”的位置。程元振若坚持插手,首先要过郭子仪那一关。而以郭子仪的威望和圆滑,程元振想从他那里夺权,绝非易事。

程元振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恢复自然:“司徒言之有理,是咱家考虑不周了。郭令公处,咱家自会前去拜会请教。”他心知杜丰此子年纪虽轻,却滑不溜手,难以正面拿捏,便不再纠缠此事,转而聊了些闲话,片刻后便起身告辞。

送走程元振,杜丰站在堂前,目光微冷。程元振的步步紧逼,让他意识到,朝廷的耐心是有限的,他必须在河北真正做出令人无可指摘的政绩,才能站稳脚跟。

就在这时,张顺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与凝重交织的神色。

“大帅!”他压低声音,“派往北面的斥候有消息传回!”

杜丰精神一振:“讲!”

“史朝义残部,约三千人,确实北逃至妫州一带,与溃散的蔡希德部分残兵汇合,目前盘踞在独石口附近,似乎……似乎在加固营垒,有长期据守的迹象。”张顺禀报道,“另外,斥候在独石口以北的草原边缘,发现了小股黠戛斯游骑活动的痕迹!他们很警惕,我方斥候未能靠近,但可以确定,史朝义与黠戛斯之间,很可能还有联系!”

果然!史朝义贼心不死,还想借助外寇之力!杜丰眼中寒光一闪。这消息,必须尽快让郭子仪知道,加强北面防务。

“还有……”张顺犹豫了一下,声音更低了,“关于凌司主……我们在燕山以北,靠近奚人地界的一个边境榷场,听到一个未经证实的传闻。”

杜丰的心猛地一提:“什么传闻?”

“有从北边来的行商说,大约十天前,在霫部与奚部交界处的雪山附近,曾看到一个浑身是伤、穿着奇怪黑色衣服的汉人女子,被一伙身份不明的人带走,方向……似乎是往西去了。因为那女子状态很糟,又是汉人,在那边很扎眼,所以有人记得。但消息来源模糊,无法确定是不是凌司主,也不知道带走她的是敌是友。”

雪山?西去?黑色衣服?

杜丰的拳头骤然握紧。凌素雪惯穿黑衣,若她坠崖未死,流落到更北的霫部、奚部交界处,并非没有可能!但这“身份不明的人”是谁?是敌是友?是黠戛斯的人?还是其他部落?或者是……“察事司”早年布下的、连他都不清楚的暗线?

希望依旧渺茫,线索依旧模糊,但至少,不再是一片死寂的绝望。这微弱的、未经证实的传闻,如同暗夜中遥远天际闪过的一丝微芒,虽然无法照亮前路,却足以让人在无尽的黑暗中,保留最后一丝追寻的勇气。

杜丰沉默良久,对张顺道:“此事,列为最高机密,由你亲自负责,增派人手,携带重金,前往霫部、奚部乃至更西的契丹、回纥方向暗中查访。注意,绝不能惊动各方势力,尤其是黠戛斯和史朝义的人。”

“末将明白!”张顺领命,眼中燃起斗志。

张顺退下后,杜丰独自立于堂中,目光再次投向北方。范阳的政务千头万绪,朝廷的猜忌如影随形,史朝义的威胁尚未解除,而凌素雪的下落,又牵扯出更复杂的边境局势。

这一切,都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向他笼罩而来。

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愈发坚定。他走到案前,铺开纸张,开始起草给郭子仪的军情通报,以及一份关于请求朝廷授权,全权处理与北地诸部落外交事宜,以切断史朝义外援的奏章。

无论前方是明枪还是暗箭,是政务还是军务,他都必须一步步走下去。为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为了河北的安定,也为了那黑暗中,或许仍在某处顽强闪烁的星火微光。

砥柱之力,在于承重,更在于在激流暗礁中,始终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