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66章 权柄砥砺,暗涌潜生

第66章 权柄砥砺,暗涌潜生(2 / 2)

“公子,这是朝廷开始忌惮我们了。” 苏瑾拿着最新的敕令,眉头紧锁,“既要我们出力,又怕我们坐大。”

杜丰看着敕令,神色平静。这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他沉吟片刻,道:“朝廷的担忧,可以理解。回复郭元帅,蜀中定当竭尽全力,筹措粮饷,支援北伐。至于出兵……可先派一支偏师,以‘协防山南、策应河东’为名,进驻与河北接壤的房陵一带,既表明姿态,又不至于将主力过早投入北方泥潭。同时,将蜀中收支、兵马员额,按制奏报,但核心数据,尤其是‘砺锋营’真实员额、‘蜀江纸’利润、‘兴业社’资产,需另立密册,非核心者不得与闻。”

他需要在忠君、为国与保全自身力量之间,走一条危险的钢丝。

江南:余波与善后

江南的局势逐渐明朗。永王李璘在内外交困下,其“东巡”大军士气低落,连连败退,最终在丹阳被淮南节度使高适击溃,李璘本人也在乱军中被杀(一说自尽)。持续数月的永王之乱,终告平定。

消息传来,杜丰并未感到太多喜悦。永王虽死,但其造成的破坏已难以挽回,江南财赋重地元气大伤,短期内难以有效支援北方。更重要的是,在平定永王的过程中,各地节度使权力进一步膨胀,中央权威更加衰落。

凌素雪的伤势已基本痊愈,但内息受损,武功恐难恢复至巅峰。杜丰未再让她执行外勤任务,而是任命她执掌新成立的“察事司”,负责内部监察、反谍以及“隐刃”、“纸鸢”两支情报力量的整合与调度。这是一个需要极大耐心和冷酷心肠的位置,凌素雪的清冷与缜密,正适合此职。

张顺正式接掌“纸鸢”队,他展现出与凌素雪不同的风格。凌素雪如冰,冷静精确;张顺则如风,敏锐灵动。他更注重发展市井之中的眼线,利用三教九流的关系网来拓宽情报来源,并开始尝试对河北史思明控制区进行更深层次的渗透。

新生与暗涌

这一日,杜丰在新建的“副使府”(原杜丰小院已扩建)召见核心众人。柳明澜汇报了“兴业社”已基本掌控蜀中七成以上的大宗商品流通;苏瑾展示了初步清丈土地后增加的田赋账目;张顺提交了关于史思明正在与回纥接触的最新情报;凌素雪则面无表情地汇报了查处三名与崔圆旧部往来过密、涉嫌泄露工程机密的吏员。

权力在握,体系初成。杜丰看着麾下这群已然能够独当一面的班底,心中稍感欣慰。但他也清楚地看到,脚下的路依旧布满荆棘。崔圆的隐忍,朝廷的猜忌,史思明的威胁,以及这乱世中无数蠢蠢欲动的野心……都如同潜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礁。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 杜丰环视众人,缓缓开口,“蜀中现状,来之不易,然根基未稳,内外皆敌。诸位,懈怠之时未至。”

他目光最终落在窗外,那是北方,也是未来。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将蜀中打造成铁板一块。整军、理财、肃吏、安民!同时,眼睛要紧盯北方和朝廷!我们要有足够的力量和耐心,等待……或者说,创造下一个扭转乾坤的机会!”

权柄砥砺着少年,也催生着新的野心与图谋。蜀中这块砥柱,在杜丰的执掌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夯实着根基,积蓄着力量。然而,历史的洪流从不会因一人的意志而停歇,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这短暂的平静中,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