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52章 权柄初握,暗渡陈仓

第52章 权柄初握,暗渡陈仓(2 / 2)

会谈“圆满”结束。崔圆和李侍郎亲自将杜丰与苏瑾送至花厅门外,态度客气得近乎谦卑。

回程的马车上,苏瑾难掩兴奋:“公子,此役大胜!我们不仅拿到了急需的物资,更拿到了名分和通道!日后行事,便多了许多方便!”

杜丰靠在车壁上,脸上却并无太多喜色,反而带着一丝深思:“先生,崔圆今日妥协,是迫于形势,其心中必然不甘。他给予的这些,看似不少,但于解太原之围,仍是杯水车薪。而且,他绝不会放心让我完全掌控这些资源和人脉,暗中掣肘,必然不少。”

“公子所虑极是。” 苏瑾冷静下来,“接下来,我们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不错。” 杜丰目光锐利,“明面上,我们要大张旗鼓,组织民夫,调运崔圆拨付的这批粮草军械,浩浩荡荡向北推进,做足姿态给所有人看,尤其是给北方的史思明看,让他知道我大唐后方仍在全力支援太原,动摇其军心!”

“暗地里,” 杜丰压低了声音,“利用柳家的商队和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的‘隐刃’网络,借助刚刚获得的协调驿道之权,将我们自行筹集的、以及通过‘黑山魈’等渠道获得的精锐军械(如改进的弩机、特制箭簇)、珍贵药材,以及熟悉北方的向导、甚至小股精锐队员,混入官方队伍,或者直接通过商队伪装,建立一条快速、隐秘、直通太原前线的‘暗线’!”

“此外,‘以工代赈’不能停,还要扩大。我们要借此,将成都周边乃至剑南道部分州县的流民、工匠,甚至部分府兵家眷,都纳入我们的组织和影响范围。这不仅是安民,更是积蓄人力,打造一个稳固的后方根基。雷万春的‘砺锋营’也要以此为契机,选拔流民中悍勇忠诚者,进一步扩编,但需分散安置,以‘护渠队’、‘巡河丁’等名义存在。”

苏瑾眼中精光闪烁,迅速领会了杜丰的全盘谋划:“公子这是要借支援北伐之名,行壮大自身、渗透剑南之实!明线惑敌,暗线输血的同时,夯实根基!妙!如此一来,即便崔圆日后反悔,我们也已羽翼渐丰,非他所能轻易撼动了!”

“正是此意。” 杜丰颔首,“告诉明澜,柳家商队要动起来了,第一批‘暗线’物资,必须尽快筹备启运。告诉凌素雪,‘纸鸢’队需要立刻行动起来,利用新获得的驿道便利,重新铺设北方的信息网络,重点监控史思明主力动向,以及……寻找接应我们‘暗线’物资的机会。”

命令一道道发出,整个体系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明面上,成都府库开始按照崔圆的指令,向外调拨粮草,杜丰指派的人员进驻相关衙门,开始“协调”转运事宜,一支支打着官方旗号的运输队开始集结,吸引了各方目光。

暗地里,柳家的商队借着为水利工程运送物料的名义,将一批批特制的军械、药材打包伪装,混入其中。凌素雪带着恢复了几分的张顺(他坚持要参与)以及补充了新人手的“纸鸢”队,拿着新到的“蜀江纸”书写、用新获得的官方勘合作为掩护,沿着驿道,再次北上,他们的任务更加艰巨——不仅要传递消息,更要为即将到来的“暗线”物资,打通关节,寻找安全的交接点。

杜丰站在院中,看着北方。天空阴沉,似乎又有风雪将至。他手中刚刚拿到凌素雪出发前,用“蜀江纸”书写的最新密报,上面只有简短的八个字,却让他心头沉重:

“太原西门,岌岌可危。”

时间,越来越紧迫了。他刚刚握住的这点权柄,必须立刻转化为拯救那座孤城的力量。明线与暗线,如同两条交织的命脉,承载着不同的希望与风险,向着北方那片血火之地,悄然延伸而去。成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