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43章 砺锋铸甲,纸鸢传讯

第43章 砺锋铸甲,纸鸢传讯(2 / 2)

“纸鸢”队的成立,标志着杜丰的情报与特种作战体系,开始向更加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

就在“砺锋营”与“纸鸢”队紧锣密鼓地训练之时,苏瑾那边也取得了突破。他利用柳明澜带来的江南人脉与资金,成功在成都城内及周边几个重要州县,安插、发展了多名“隐刃”暗桩,不仅限于市井,甚至开始尝试向一些中低级官吏府中渗透。

这日,苏瑾带来一个从江北辗转传来的、用“纸鸢”初代密码加密的简短讯息,经过破译,内容让杜丰精神大振。

“公子,南将军有消息了!” 苏瑾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讯息虽短,但确认南将军已成功接触史思明部将乌承恩,此人手握部分兵权,对史思明并非死心塌地。南将军正伺机策动!”

杜丰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眼中光芒闪烁。“好!南八果然不负所托!乌承恩……此人是关键!” 他停下脚步,看向苏瑾,“先生,史思明派往朝廷的使者,我们能否设法拦截或施加影响?”

苏瑾捻须沉吟:“使者行踪诡秘,且必有高手护卫,强行拦截风险极大,易暴露我们,得不偿失。不过……我们或可‘帮’他们一把,让他们更顺利地抵达灵武,但同时,让灵武朝廷提前收到关于史思明‘伪降’用意的详细分析。”

杜丰立刻明白了苏瑾的意图:“借力打力?让灵武朝廷内部的主战派,手握更多驳斥主和派的证据?”

“正是。” 苏瑾点头,“我们可以通过‘隐刃’在官道驿站散播一些‘无意中’听到的流言,内容便是河北叛军内部对史思明此举的疑虑,以及其吞并安庆绪部后实力大增、野心膨胀的现状。同时,将我们更详尽的分析,通过更隐秘的渠道,直接送至郭子仪元帅或张巡、许远等坚守孤城的忠臣手中,由他们上奏,分量更重。”

“此计大善!” 杜丰抚掌,“既能避免我们直接与朝廷使者冲突,又能达到警示朝廷的目的。即便最终朝廷仍选择招抚,也能让前线将士有所防备,让主战派有所依凭。”

计议已定,苏瑾立刻前去布置。杜丰则走到院中,望着北方阴沉的天空。史思明伪降,是危机,也是契机。若能利用好此事,或可加速叛军内部的分裂,为唐军反击创造良机。

柳明澜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将一件厚实的披风轻轻披在他肩上。“北地苦寒,消息既已传出,便需耐心等待。杜郎已尽力谋划,剩下的,便是尽人事,听天命。”

杜丰感受着肩上的重量和身边人传来的淡淡馨香,心中的焦躁稍稍平复。他握住柳明澜的手,低声道:“我明白。只是事关国运,不敢有丝毫懈怠。”他顿了顿,看向柳明澜,“江南物资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未来可能需要更多。另外,我想在蜀中尝试制造一些东西。”

“何物?”

“一种更洁白、更柔韧、更易书写的纸。” 杜丰目光深远,“如今朝廷文书传递、文人着述,所用纸张或粗糙易碎,或造价高昂。若能造出物美价廉的新纸,不仅可用于‘纸鸢’传讯、‘隐刃’密报,更能惠及文教,甚至……成为我们另一项重要的财源和影响力来源。”

柳明澜眼眸一亮,她立刻意识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造纸之术,江南虽有,但如杜郎所言之佳品,确属罕见。需何种原料、工匠,我即刻去安排。”

“此事不急,需慢慢摸索。” 杜丰道,“当前首要,仍是稳固蜀中,联络北方,应对变局。”

雪后的庭院,腊梅初绽,幽香暗浮。两人并肩而立,虽前方仍是迷雾重重,强敌环伺,但手握彼此的支持,拥有逐渐壮大的力量,以及超越时代的智慧与眼光,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力量。砺锋铸甲,纸鸢传讯,在这天府之国的腹地,一股足以影响天下大势的力量,正在悄然孕育,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