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44章 惊风密雨,北望狼烟

第44章 惊风密雨,北望狼烟(1 / 2)

蜀中的冬日,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愈发湍急。杜丰与柳明澜、苏瑾、凌素雪等人,如同置身于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之中,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

“纸鸢”队的训练初见成效。几名天赋最佳的少年,已能在稳定的微风中,操控着特制的纸鸢,升至数十丈的高空,并熟练地通过小旗变换,传递出简单的预编信号。凌素雪更是结合自身轻功与隐匿技巧,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套利用高地、树木乃至建筑阴影,进行隐蔽观察和快速转移的法子。这支尚显稚嫩的力量,如同杜丰延伸出去的神经末梢,开始敏感地捕捉着成都乃至更远方的细微动静。

然而,未等“纸鸢”真正展翅高飞,一场来自北方的急报,便如同凛冬的暴风雪,骤然席卷了杜丰暂居的小院。

送信的是“隐刃”安插在官道驿站的一名暗桩,他风尘仆仆,嘴唇干裂,带来的消息却比蜀中的寒风更刺骨。

“公子,河北急报!史思明……动了!” 苏瑾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他将译出的密信双手呈给杜丰,“他并未如我们预料的那般,全力进攻灵武或与朝廷使者虚与委蛇,而是突然集结精锐,以雷霆万钧之势,扑向了太原府!”

“太原?!” 杜丰霍然起身,一把抓过密信,目光急速扫过。信上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度紧急的情况下书写而成。史思明亲率八万精锐叛军,号称二十万,昼夜兼程,直扑河东重镇太原。而此刻,太原留守李光弼,手中兵力不足万余!

“好一个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杜丰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史思明此举,狠辣至极。太原若失,则河东门户洞开,叛军便可西进威胁灵武,南下叩关关中,刚刚因为相州之败而士气低落的唐军,将面临灭顶之灾!更重要的是,李光弼乃当世名将,与郭子仪齐名,若他兵败身死,对大唐军心士气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史思明伪降之策,竟是为了麻痹朝廷,掩盖其突袭太原的真实意图!” 苏瑾脸色发白,“我们虽预判其伪降,却未料到他攻势如此迅猛,目标如此明确!李光弼大夫危矣!太原危矣!”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炭火盆里的噼啪声显得格外刺耳。

杜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历史的细节在他脑海中翻腾,他依稀记得,在真实的历史中,李光弼确曾以寡敌众,坚守太原,但过程极其惨烈,而且最终似乎……他不敢再想下去,历史的轨迹早已因他的出现而发生了偏移,谁又能保证太原一定能守住?

“消息传到灵武,需要时日。朝廷调兵遣将,更需要时间。等灵武的援军赶到,太原恐怕……” 杜丰没有说下去,但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柳明澜紧握着双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她虽不通军事,但也知太原若失的严重后果。

“公子,我们兵力微薄,远在蜀中,如何能救太原?” 雷万春闻讯赶来,闻言急声道,虎目中满是焦灼。他敬重李光弼这样的忠臣良将,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往太原。

杜丰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苏瑾和凌素雪身上。“直接派兵救援,无异于杯水车薪,且蜀中局势也不允许我们大军离开。” 他沉声道,“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方式,为李光弼大夫,为太原,争取一线生机!”

“公子的意思是?” 苏瑾若有所悟。

“第一,立刻动用一切‘隐刃’和柳家商路的渠道,将此紧急军情,以最快的速度,同时传递给灵武朝廷、郭子仪元帅,以及……距离太原相对较近,可能来得及反应的各路唐军,比如,正在河东整顿残兵的王思礼所部!” 杜丰语速极快,“要强调史思明主力和其战略意图,让各方意识到此战关乎国运,绝非寻常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