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29章 蜀道艰难,成都暗局

第29章 蜀道艰难,成都暗局(1 / 2)

大散关的险峻,仅仅是蜀道艰辛的序曲。过了关隘,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所谓的“道路”,大多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的栈道,狭窄处仅容一马通过,一旁是万丈深渊,云雾缭绕,深不见底。车轮早已无法行进,马车被弃于关下,众人皆改为骑马或步行。

杜甫年事已高,又忧愤成疾,行路极为艰难,大部分时间需靠雷万春和南霁云轮流背负。宗氏亦是体弱,由杜丰和一名严武的亲兵小心搀扶。杜丰自己,则凭着多日锻炼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咬牙坚持。他小小的身影在崎岖的山道上移动,每一步都踩得异常沉稳。

严武对此地似乎颇为熟悉,指挥若定。他命人在前方探路,用长绳系在险要处,让众人攀援而过。夜晚则寻找相对避风的山洞或岩隙歇息,燃起篝火,驱散蜀地冬日特有的湿寒。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杜甫伏在雷万春背上,望着脚下云雾蒸腾的深渊和头顶似乎永远走不完的绝壁,忍不住发出与数百年前李白一般的慨叹,只是李白的诗句中带着豪迈与奇想,而他的语气里,却充满了家国破碎、前途未卜的沉痛与迷茫。

杜丰走在父亲身边,紧紧拉着母亲的手,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他注意到,这条昔日繁华的官道上,如今挤满了从关中逃难而来的士民,个个面带菜色,眼神惶恐。不时能看到倒毙路旁的尸体,或被匆匆掩埋,或曝尸荒野,任由寒鸦啄食,惨不忍睹。乱世的人命,贱如草芥。

他也留意到,严武的队伍中,除了明面上的亲兵,似乎还有几个气息沉稳、行事干练之人,不像是普通军士,倒更像是……密探或者联络官。他们与严武的交流简短而隐秘,显然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杜丰猜测,这很可能与郭子仪交代的“联络沿途忠义,以为后图”有关。

经过近一个月的艰难跋涉,当队伍穿过最后一道险隘,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相对平坦、屋舍俨然、田野阡陌的盆地展现在眼前,远处,一座城池的轮廓在冬日的薄雾中若隐若现。

成都!他们终于到了!

然而,眼前的成都,也并非世外桃源。城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都是从北方逃难而来的百姓,等待着守城兵士的盘查和放行。城墙上旌旗招展,守军数量明显增多,气氛紧张。城内街道上,虽然依旧有商铺营业,行人往来,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惊魂未定的仓皇和对未来深深的忧虑。

严武凭借身份文书,很快便带着杜家一行人入了城。他没有去官署,而是径直将他们带到了一处位于城西、相对僻静但院落整洁的宅邸。

“子美兄,杜夫人,杜贤侄,”严武对杜甫拱手道,“此乃我严家一处别业,还算清净,你们暂且在此安顿。蜀中虽暂安,但局势纷乱,还需小心行事。严某尚有公务在身,不便久留,待安顿好后,再来看望。”

杜甫感激不尽,连声道谢。严武又看了杜丰一眼,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随即带着手下匆匆离去。

宅邸早有仆役打扫干净,虽不奢华,但一应生活用具俱全,比之风餐露宿的逃亡路,已是天堂。宗氏几乎落下泪来,连忙指挥着杜忠和仅剩的一名侍女安顿行李。

杜丰却不敢有丝毫放松。他仔细检查了宅邸的四周环境,安排了雷万春和南霁云的警戒位置。他知道,成都也绝非安全之地。这里汇聚了逃难的皇族、官员、士绅,各方势力鱼龙混杂,暗流涌动。玄宗皇帝虽已逃入蜀中,但朝廷威信扫地,地方官员各自为政,未来的局势,依旧扑朔迷离。

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杜丰便是尝试重新建立情报网络。“隐刃”在长安的根基几乎损失殆尽,但他手中还有柳明澜留下的江南据点名录,以及严武这条线。他让南霁云设法与柳家在成都的商号取得联系,同时,也通过杜甫在士林中的一些旧友关系,小心翼翼地打探着朝廷和北方战局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