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备用的方案(1 / 2)

夜色像一块巨大的黑布,从天空垂落,笼罩了整个长安城。东宫的书房里依旧灯火通明,一盏巨大的琉璃灯悬挂在房梁上,发出明亮的光芒,将房间照得如同白昼。李承乾、李元昌和杜荷还在商议着烧毁香皂工坊的细节,桌上的油灯跳跃着,将三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映在墙上,像三个张牙舞爪的鬼魅,随着灯光的晃动而扭曲变形。

“殿下,蒸汽锅那边已经安排妥当了,派了十个最得力的弟兄,都是手上有功夫的,其中还有两个以前是当兵的,懂得怎么放火最有效。” 李元昌得意地说,仿佛已经看到了蒸汽锅被烧毁的景象,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翘,“到时候他们分成两组,一组从正门冲进去吸引注意力,另一组从后墙翻过去,直接对着蒸汽锅泼硫磺火油,保证能一举烧毁,不会给他们反应的机会。”

李承乾点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已经有些凉了,但他毫不在意:“好。只要蒸汽锅一毁,李杰的香皂工坊就完了,我看他还怎么跟我斗。到时候,他欠我的,都得一一还回来。”

杜荷却眉头紧锁,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夜空里没有一颗星星,只有一轮残月躲在云层后面,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他忧心忡忡地说:“殿下,李元昌,我还是有些担心。硫磺火油虽然威力大,但毕竟是第一次用,谁也不知道实际效果怎么样。万一那天夜里风不够大,火势蔓延得不够快,或者李杰的人发现得早,及时把火扑灭了,那咱们的计划就功亏一篑了。到时候,咱们不仅烧不了工坊,还会暴露自己,得不偿失啊。”

李元昌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杜荷,你就是太小心了,小心得有点过头了。咱们准备了那么多硫磺火油,足有二十多坛,还安排了那么多人,就算李杰的人发现了,也来不及灭火。那么大的火,岂是说灭就能灭的?再说了,三月初三夜里不是西南风最盛吗?到时候风助火势,火借风威,肯定能迅速蔓延,把整个工坊都烧个精光,连一片瓦都剩不下。”

“小心驶得万年船。” 杜荷转过身,眼神严肃地看着李承乾,语气沉重,“殿下,咱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烧毁蒸汽锅上。这次行动关系重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输不起。必须得有个备用方案,以防万一。”

李承乾沉思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画着圈,杜荷的话让他也冷静了下来。他也知道,这次行动关系重大,不仅关系到能否打压李杰,还关系到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容不得半点差错。“那你有什么好主意?”

杜荷微微一笑,走到图纸前,手指指向工坊角落里的一个小院子,那个院子在图纸上被画得很小,很容易被忽略:“殿下您看,这里是香皂工坊的粮仓。我让人仔细打听了,里面存放着足够工坊所有人吃半年的粮食,有大米、小米、面粉,还有一些用来制作香皂的谷物原料,像燕麦、玉米之类的,堆积如山。”

李元昌疑惑地看着杜荷,挠了挠头:“粮仓?烧粮仓有什么用?咱们的目标是蒸汽锅,烧了粮仓,顶多让他们饿几天肚子,对工坊的生产影响不大啊。他们可以出去买粮食,或者从家里带,根本耽误不了多少事。”

“非也。” 杜荷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像发现了猎物的猎人,“我让他们在粮仓里也放把火,有两个好处。第一,粮食燃烧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浓烟,黑色的烟柱能冲天而起,这些浓烟能掩盖硫磺火油燃烧时的特殊气味 —— 那气味太刺鼻了,很容易让人察觉到是人为纵火。有了粮食燃烧的浓烟掩护,李杰的人就不容易察觉,还以为是意外失火,比如哪个工匠不小心打翻了油灯,或者灶房起火蔓延到了粮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第二,民以食为天,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官府的人来了,看到粮仓着火,肯定会先去救粮仓,毕竟粮食关系到很多人的生计,一旦粮食被烧光,不仅工坊的人会挨饿,甚至可能引起附近百姓的恐慌。等他们想起蒸汽锅的时候,蒸汽锅早就烧没了,就算没烧没,也已经被烧得差不多了,救不回来了。”

李承乾眼前一亮,拍着大腿赞叹道:“好主意!杜荷,你果然心思缜密,考虑得太周全了!就这么办,粮仓和主工坊,同时动手。这样一来,就算蒸汽锅那边出了点岔子,比如火没烧起来,或者被及时发现了,粮仓的大火也能吸引大部分注意力,给我们争取时间,让我们有机会补救。”

他拿起笔,在图纸上的粮仓位置也画了个火焰标记,那个标记画得又大又圆,和蒸汽锅的标记遥相呼应,像是两颗即将引爆的炸弹,随时准备摧毁整个香皂工坊。“李元昌,再挑选五个人,负责烧毁粮仓。告诉他们,动作要快,要在主工坊起火的同时点燃粮仓,不能有丝毫偏差,早一刻晚一刻都不行,必须做到同步,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是,殿下!” 李元昌连忙应道,心里不得不佩服杜荷的算计。他之前还觉得杜荷太小心了,现在看来,还是杜荷考虑得周全,自己确实有些鲁莽了。“我会挑选五个手脚麻利的,让他们提前潜伏在粮仓附近,听着主工坊那边的动静,一看到火光,就立刻动手。”

杜荷又补充道:“烧毁粮仓用普通的火油就行,不用硫磺火油。一来是为了节省硫磺火油,把最厉害的武器用在蒸汽锅上,确保能彻底摧毁它;二来是普通火油燃烧的烟雾和粮食燃烧的烟雾更像,都是黑色的浓烟,不容易被识破,更能让人相信是意外失火。还有,让他们在粮仓里多放点易燃的东西,比如稻草、麦秆之类的,让火能烧得更旺,烟雾更大。”

“想得太周到了!” 李承乾赞叹道,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就按你说的办。杜荷,有你在,我就放心多了。”

三人又仔细商议了一些细节,比如放火的具体时间要精确到几刻几分,人员的分工要明确到每个人负责什么,撤退的路线要选最隐蔽的,万一被发现了该怎么应对,如何互相掩护等等,直到确认没有任何疏漏,每个环节都考虑到了,才各自散去。

回到自己的住处,杜荷却没有丝毫睡意。他坐在窗前,看着天上的月亮,那轮残月依旧躲在云层后面,若隐若现。心里依旧有些不安,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的。他总觉得,李杰不会这么轻易就被打倒。那个看似文弱的年轻人,身上仿佛藏着无穷的能量,从最初的种植胡椒,打破垄断,到后来的贞观犁,提高粮食产量,再到现在的香皂,风靡长安,每一样都让人惊叹,每一样都能带来巨大的变革。这次的计划虽然看似天衣无缝,但他总担心会有什么意外发生,比如李杰早就预料到了他们的行动,已经设好了圈套等着他们钻。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木盒,木盒是用紫檀木做的,上面雕刻着简单的云纹,摸上去光滑温润。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枚白玉佩,玉佩通透如冰,上面刻着一个 “安” 字,是他父亲杜如晦生前佩戴的遗物。据说这枚玉佩能辟邪保平安,当年父亲在玄武门之变时带着它,安然无恙。

杜荷拿起玉佩,放在手心轻轻摩挲着,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全身,却没能压下心中的躁动。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荷儿,朝堂险恶,凡事三思而后行,莫要意气用事。” 可如今,他却跟着李承乾走上了这条铤而走险的路。

“父亲,您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我们。” 他对着玉佩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只要过了这关,我一定好好辅佐殿下,绝不负您的期望。”

窗外的风忽然大了起来,吹得窗棂 “吱呀” 作响,像是有人在外面窥探。杜荷猛地握紧玉佩,警惕地看向窗外,夜色浓稠如墨,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风吹过树叶的 “沙沙” 声。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或许是自己太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