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御书房的龙纹皂(2 / 2)

李世民看着地上那团瑟缩的青色身影,忽然想起这孩子小时候的模样。那时李承乾刚学会走路,摇摇晃晃地扑进他怀里,手里攥着块沾着泥的麦芽糖,奶声奶气地说 “要给父皇做天下最好吃的糖”。如今那双手却学会了掷石灰、传谣言,真是应了魏征说的 “玉不琢不成器”。

“起来吧。” 他从书架上抽出本书,书页翻动时带起一阵微风。

李承乾扶着地砖慢慢站起,膝盖发麻得像失去了知觉。他低着头,看见父皇手里那本《农桑要术》的封皮已经泛黄,边角磨损得厉害,显然是常被翻阅的。

“啪” 的一声,书被扔在他脚边。封面上 “民为邦本” 四个隶书大字是褚遂良亲笔题写的,笔锋刚劲,此刻像四只眼睛瞪着他。“李杰在岭南种胡椒时,带着农科院的人翻烂了三本钱。你呢?东宫藏书楼里的农书,怕是连函套都没拆过吧?”

李承乾弯腰拾书时,手指触到书脊上凹凸的纹路,忽然想起李杰上次在朝堂上说起 “嫁接术”,那些关于 “砧木”“接穗” 的术语,他当时只觉得枯燥,此刻却像针一样扎在心上。

“你以为做太子,就是听着太傅讲《论语》,看着史官记起居注?” 李世民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的炊烟,“去年蝗灾,李杰带着人在田里守了三天三夜,亲手捉了两麻袋蝗虫。你在东宫焚香祷告时,可知百姓正跪在田埂上哭?”

李承乾捧着书的手不住颤抖,书里掉出张夹着的纸条,上面是父皇亲笔写的批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李杰懂,你该学学。”

“香料园的事,” 李世民转过身,阳光从他背后照过来,在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朕可以当没发生过。但你要记着,那园子里的胡椒藤,比东宫的朱门金钉金贵百倍。”

李承乾的呼吸骤然停滞。他听懂了这话里的分量 —— 父皇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愿捅破那层窗户纸。这种隐忍的警告,比打他一顿更让他难堪。

“再敢动那里一根草,” 李世民的声音像结了冰的河面,“朕就把东宫司经局、典膳局、家令寺的职权,全交给宗正寺代管。你就在承乾殿里,把这本《农桑要术》抄一百遍。”

李承乾 “扑通” 又跪下了,这次是心甘情愿的。他知道父皇留了余地 —— 若是真要治罪,只需把投石灰的侍卫交给大理寺,他这个太子就难辞其咎。“儿臣…… 儿臣绝不再犯。”

退出御书房时,廊下的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李承乾低头看着怀里的《农桑要术》,封面上的墨迹似乎洇了开来,“民为邦本” 四个字像烙铁一样烫在胸口。他忽然想起去年重阳节,李杰送来的那盒茱萸香皂,皂体里嵌着的茱萸花是真花腌制的,当时他只觉得俗气,此刻却明白 —— 那是把百姓的日子,都揉进了实处里。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