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顺藤摸瓜(2 / 2)

“周平现在何处?” 尉迟恭追问。

“按路程算,应该已经返回长安了。”

尉迟恭点点头,心里已有了计较:“既然接收时没问题,那问题就出在运输途中。魏明,周平押送新犁路过兖州时,在何处歇脚?”

魏明连忙答道:“应…… 应该是在城西的兖州驿站,那里是官差往来的必经之地。”

“备马!” 尉迟恭翻身上马,铁靴踩在马镫上发出铿锵声,“去兖州驿站!”

兖州驿站坐落在官道旁,青瓦土墙,院子里拴着十几匹驿马,几个驿卒正忙着给马添料。看到一队官兵气势汹汹地闯进来,驿卒们吓得纷纷后退,手里的马勺 “哐当” 掉在地上。

驿站驿丞是个矮胖的中年人,脸上堆着油光,此刻正蹲在墙角数铜钱。听到动静连忙揣好钱袋,堆着笑迎上来:“官爷驾到,不知有何吩咐?”

尉迟恭勒住马缰,马蹄在地上刨出浅浅的坑:“本月初三,是不是有个叫周平的司农寺小吏,押送十箱新犁在此歇脚?”

驿丞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眼神闪烁:“是…… 是啊,确有此事,怎么了?”

“当晚可有异常人员出入驿站?” 尉迟恭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剜在驿丞脸上。

驿丞缩了缩脖子,搓着手说:“异常人员?没有没有,我们驿站规矩严得很……”

“放屁!” 旁边一个正在铡草的老马头突然开口,他手里的铡刀 “哐当” 落下,草料被劈成两半,“那天后半夜,我起夜时明明看到几个黑衣人在马棚附近鬼鬼祟祟,穿着打扮不像寻常百姓!”

尉迟恭眼睛一亮,翻身下马走到老马头面前:“老人家,你看清楚那些人的模样了吗?”

老马头啐了口唾沫,道:“那伙人穿着黑色劲装,腰间系着玉带,走路悄无声息的。其中一个领头的,左耳后有颗大黑痣,我看得真真的!他们在马棚旁边捣鼓了半个多时辰,临走时还塞给驿丞一包银子呢!”

驿丞脸色瞬间惨白,扑通跪在地上:“将军饶命!我…… 我也是被逼的啊!他们说要是敢声张,就卸了我的胳膊!”

“他们是什么人?” 尉迟恭追问。

“小的不知道啊!” 驿丞哭丧着脸,“只听到他们说话带着长安口音,还提到了‘东宫’什么的……”

“东宫?” 尉迟恭心里咯噔一下,一个可怕的念头在脑海中浮现。他立刻对亲兵下令:“封锁驿站,将驿丞和老马头带回长安!另外,顺着官道追查那伙黑衣人的去向,重点排查有东宫侍卫标记的人!”

亲兵们领命而去,驿站里顿时乱作一团。尉迟恭站在马棚前,看着地上残留的几个模糊脚印,脚印边缘沾着一点桐油 —— 那是新犁箱子上涂抹的防护油。

他弯腰捡起一块沾着桐油的泥土,手指用力攥紧,土块在掌心碎裂。“好一个李承乾,竟敢拿百姓的生计做文章!” 他低声怒吼,声音里满是震怒。

三日后,尉迟恭带着人证物证返回长安。太极殿上,当他将被撬动的铆钉、老马头的证词和驿丞的供词一一呈上时,满朝文武哗然。

李世民看着那些证据,脸色铁青,龙椅的扶手被他攥得咯咯作响。“李承乾!” 他猛地拍案而起,声音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你可知罪?”

站在队列中的李承乾脸色惨白如纸,双腿一软跪在地上,牙齿打着颤:“儿臣…… 儿臣不知……”

“不知?” 李世民将那枚带撬动痕迹的铆钉扔在他面前,“驿站老马头亲眼看到你派去的人破坏新犁,你还敢狡辩?”

李承乾伏在地上,后背剧烈起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做得如此隐秘,竟然还是被查了出来。

长孙无忌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证据,眉头紧锁。他看向李杰,眼神里带着一丝愧疚 —— 若不是自己当初轻信流言,也不会让李杰承受这么多非议。

李杰站在殿中,神色平静。他看着那些证明清白的证据,心里没有丝毫得意,只有一种沉重的释然。贞观犁的声誉保住了,那些等着用新犁耕地的农户,终于不会失望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怒火:“尉迟恭,将涉案人员全部打入天牢,彻查此事!另外,传朕旨意,嘉奖李杰推行新犁有功,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司农寺即刻加派工匠,赶制新犁发往山东,不得耽误农时!”

“臣遵旨!” 李杰躬身领命,阳光透过殿门照在他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光。

李承乾被侍卫押下去时,回头怨毒地看了李杰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不甘和怨恨。李杰却毫不在意,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在推广贞观犁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阻碍,但他绝不会退缩。

因为他肩上扛着的,不仅是自己的声誉,更是大唐千万农户的希望。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