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秘密的见证(2 / 2)

与此同时,王小六气喘吁吁地跑回王铁匠铺,额头上布满了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铺子已经打烊,王铁匠正坐在灯下擦拭锤子,锤子被擦得锃亮,能映出他的影子。见徒弟跑回来,他立刻放下工具,脸上露出急切的神情:“怎么样?看到什么了?那改良坊里到底在搞什么鬼?”

王小六顾不上喘气,手舞足蹈地描述起来,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师父,您是没瞧见!那新犁可神了!曲辕弯得可圆了,看着就稳当,接口处严丝合缝,连铜钉都敲得跟铁面一般平,还有那犁铧,锋利得能割破手指,短辕上还刻着字呢,可威风了……”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恨不得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都告诉师父。

“哼,花里胡哨的能顶用吗?” 王铁匠嘴上冷哼一声,不屑一顾的样子,眉头却微微皱起,心里泛起了嘀咕。他了解自己的徒弟,虽然年纪小,却不会说谎,能让他如此赞叹的农具,想必确实有过人之处。他心里也有些动摇,想亲眼去看看这贞观犁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见师父不信,王小六急得涨红了脸,脖子上的青筋都爆了出来:“是真的师父!比咱打的强多了!李大人还说,三日后请您去看试犁呢!好多铁匠都会去,您不去看看吗?” 王铁匠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锤头,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去。去了,万一新犁真的比自己打的好,岂不是丢了面子,以后在同行面前抬不起头?不去,又实在好奇,万一错过了新技术,以后自己的生意被抢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月光透过窗棂照进铁匠铺,照亮了王铁匠纠结的脸庞,他的眉头紧锁,眼神里充满了矛盾。他拿起锤子,重重地砸在铁砧上,发出 “当” 的一声闷响,仿佛要将心中的纠结一并砸出去。火星溅起,落在地上的稻草上,瞬间熄灭,像他此刻摇摆不定的心绪。

“哼,去就去,我倒要看看这贞观犁到底有什么能耐!” 王铁匠猛地站起身,锤柄重重顿在地上,发出 “咚” 的声响,仿佛下定了决心。他嘴上依旧强硬,心里却早已盘算着要去一探究竟,若是这新犁真有过人之处,哪怕偷学几招,也能让自家铺子的农具精进几分。

王小六见师父答应,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像雨后初晴的太阳:“太好了师父!到时候咱们一定去看看!”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三日后试犁的热闹场景,看到了贞观犁在田野上驰骋的英姿。

王铁匠没再说话,只是重新拿起锤子,继续擦拭,只是手上的力道却轻了许多,眼神也有些飘忽,显然心里还在想着那具神秘的贞观犁。他想起自己打了一辈子铁,打造的农具养活了一家老小,也赢得了不少农户的认可,但近年来总觉得手艺遇到了瓶颈,无论怎么琢磨,都难以再有突破。或许,这贞观犁真能给他带来一些启发。

夜色越来越深,长安城陷入了沉睡,只有零星的灯火在黑暗中闪烁。农具改良坊的库房里,首具标准贞观犁静静地伫立在月光下,犁身的青黑色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在积蓄着力量,等待着三日后的试犁大典。

李杰回到住处,并未立刻休息。他坐在灯下,拿出纸笔,仔细绘制着贞观犁的详细图纸,标注着各个部件的尺寸和锻造要求。他知道,仅仅造出一具贞观犁是远远不够的,他要让这项技术在大唐推广开来,让更多的铁匠掌握锻造方法,让更多的农户用上这种高效耐用的农具。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纸上,照亮了那些工整的线条和文字。李杰放下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仿佛看到了不久的将来,大唐的田野上,无数具贞观犁在辛勤耕作,翻起肥沃的泥土,孕育出丰收的希望。农户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粮仓里堆满了金黄的谷物,那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繁荣与昌盛。

三日后的试犁,不仅是对贞观犁的检验,更是对他穿越到这个时代所做努力的肯定。李杰知道,前路依旧充满挑战,推广新技术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但他有信心,有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这个古老的王朝注入新的活力。

而在王铁匠铺里,王铁匠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王小六描述的贞观犁的模样,那严丝合缝的接口,那圆润流畅的弯角,那平整光滑的铜钉,都让他心痒难耐。他甚至开始在心里默默比较自家农具的不足,琢磨着若是借鉴了贞观犁的优点,自家的农具会变得多么出色。

夜渐渐深了,长安城的万家灯火渐渐熄灭,只有风穿过街巷的声音,像一首轻柔的歌谣。无论是李杰,还是王铁匠,抑或是其他等待着试犁的人们,都在期待着三日后的到来,期待着那具凝聚了无数心血的贞观犁,在田野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