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匠却显得很有耐心,他听到大家的议论,皱了皱眉头,低声制止道:“大家别着急,大人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咱们做手艺的,讲究的就是个精益求精,多花点时间算什么,只要能打出好东西来,再多等一会儿也值得。” 他虽然也觉得时间很长,但对李杰的信任让他选择了等待,他相信李杰不会做无用功。
李杰仿佛没有听到大家的议论,依旧专注地守在炉边,时不时地翻动着曲辕,观察着它的变化。他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水渍,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而专注。他知道,回火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不能有丝毫的急躁,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又过了一个时辰,曲辕的颜色已经完全变成了均匀的暗红色,像一块被夕阳染红的玛瑙,散发着温暖而坚韧的气息。李杰用铁钳轻轻敲了敲曲辕,发出 “当当” 的清脆声响,像玉石相击,这说明曲辕的内部结构已经变得非常均匀。
“快好了,再等一个时辰,让热量彻底渗透进去,把内应力完全消除。” 李杰对大家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期待。
工匠们听到这话,虽然还是觉得时间漫长,但也只能耐着性子等待。他们开始三三两两地找地方休息,有的靠在墙角打盹,有的坐在地上闭目养神,只有赵铁匠依旧守在火炉旁,和李杰一起观察着曲辕的变化。
终于,在三个时辰后,李杰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他用铁钳将曲辕从火炉里小心翼翼地夹了出来,放在旁边的铁砧上冷却。曲辕的表面还带着余温,散发着淡淡的热气,呈现出均匀的暗红色,像一块温暖的宝石。
“好了,回火完成了。” 李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成就感。他擦了擦脸上的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三个时辰的坚守总算没有白费。
工匠们听到这话,都纷纷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根经过回火的曲辕。曲辕的表面呈现出一种均匀的暗红色,用手指轻轻敲了敲,发出 “当当” 的清脆声响,像一块坚硬的玉石。
“这回火还真管用啊,” 赵铁匠忍不住赞叹道,他用手轻轻抚摸着曲辕的表面,感受着它的温度和硬度,“你看这颜色多均匀,听这声音多清脆,肯定又硬又韧,比我以前打的任何铁器都要好。”
“那是自然,” 李杰笑着说,“这三个时辰的功夫可没白费。经过回火,这根曲辕的性能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既坚硬又有韧性,用起来肯定耐用,就算用个十年八年也不会坏。”
他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西斜,像一个巨大的红球,挂在天边,将天空染成了一片金黄色。余晖透过窗户洒进工坊,给曲辕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显得格外耀眼。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 李杰对工匠们说,“曲辕已经完成了,明天我们开始锻造犁壁,争取早日把这贞观犁组装起来,让它能早日在田地里发挥作用。”
“好嘞!” 工匠们纷纷应道,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虽然今天的工作很辛苦,尤其是这漫长的回火过程,考验着每个人的耐心,但看着即将完成的贞观犁,大家的心里都充满了期待和自豪。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件农具,更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是大唐农业未来的希望。
曲辕静静地躺在铁砧上,慢慢冷却,表面的暗红色渐渐褪去,变成了一种深沉的黑色。它就像一位经过千锤百炼的战士,静静地等待着与其他部件会合,组成一件伟大的农具,去开拓那广袤的田野,去创造那丰收的喜悦。
工坊里的小火炉依旧在燃烧,散发着微弱的热量,像一颗温暖的心脏,见证着这一切的发生。而那根经过淬火和回火的曲辕,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展现出它强大的力量,为大唐的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