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檀香的烟气在晨光中结成细密的网,将所有人都笼罩其中。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缓缓扫过阶下的群臣。他的视线在李杰坚定的脸上停留了片刻,又掠过萧瑀涨红的面庞,最后落在长孙无忌那看似平静却暗藏波澜的眼神上。
殿外的风穿过窗棂,带来了远处禁苑的草木清香,也吹动了李世民龙袍上的十二章纹,那些象征着帝王权力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在光影中仿佛活了过来,无声地昭示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准你所请。” 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殿内激起层层涟漪。“三个月后,若禁苑的胡椒真能结果,朕赏你黄金百两,官升一级,从五品下,食邑三百户。”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无不震惊。黄金百两已是重赏,官升一级更是难得,尤其是对于李杰这样一个罪臣出身的人来说,简直是天恩浩荡。要知道,在大唐,官员的晋升往往需要熬资历、拼背景,像这样一步登天的情况,实属罕见。
萧瑀猛地抬起头,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李世民接下来的话打断。“若三个月后,胡椒未能结果……” 李世民的语气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朕也不罚你,只将你逐出长安,永不得入仕,回你的乡野之间,继续摆弄你的庄稼去吧。”
这个惩罚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沉重无比。对于李杰这样一个心怀大志,想要在大唐施展自己农业才华的人来说,永不得入仕,就意味着他的抱负将化为泡影,他所追求的改变大唐农业现状的理想,也将成为空谈。
李杰却毫无惧色,他挺直了脊梁,向前迈了一步,躬身领命:“臣,谢陛下隆恩!” 他的声音朗朗,在大殿内回荡,带着一种义无反顾的决绝。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农科院实验室里日夜钻研的身影,看到了那些培育成功的胡椒新品种,更看到了大唐的田地里长满了本土胡椒的繁荣景象。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转向萧瑀和那些曾经附和弹劾李杰的大臣,语气陡然转厉:“在这三个月期间,谁再敢散播谣言,扰乱民心,动摇禁苑胡椒种植之事,以诽谤罪论处,轻则杖责三十,重则流放三千里,绝不姑息!”
“诽谤罪” 三个字,像三把重锤,狠狠砸在萧瑀等人的心上。他们脸上的得意之色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惶恐。萧瑀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他的朱红朝服上,晕开了一小片深色的水渍。他怎么也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如此力挺李杰,不仅答应了那看似不可能的三个月之约,还下了如此严厉的禁令。
长孙无忌的眉头也微微皱起,他原本以为,李世民最多会对李杰稍加惩戒,然后将胡椒种植之事不了了之,没想到皇帝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断。看来,这位年轻的帝王,对于改变大唐依赖西域胡椒的现状,有着超乎寻常的决心。
李承乾站在太子位上,手指紧紧攥着衣角,心里暗暗咬牙。他原本还指望萧瑀等人能把李杰扳倒,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让李杰得了这么大的好处。三个月的时间,他必须想办法阻止胡椒结果,否则一旦李杰成功,他在父皇心中的地位,恐怕会更加岌岌可危。
尉迟恭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一直看好李杰的才华和胆识,如今陛下能给李杰这样一个机会,他打心底里为李杰高兴。裴矩捋着花白的胡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似乎在盘算着胡椒种植成功后,对大唐国库和民生的深远影响。
武媚娘站在角落里,那双美丽的眸子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她看着李杰那挺拔的身影,心中不禁暗暗称奇。这个看似平凡的年轻人,竟然有着如此强大的气场和坚定的信念,能够在满朝文武的质疑声中,获得陛下的青睐。或许,这个人,将会是未来大唐朝堂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李杰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他知道,这三个月,不仅仅是胡椒生长的关键期,更是他与保守派、东宫势力的终极较量。萧瑀、长孙无忌背后的那些世家大族,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他成功种植出胡椒,打破他们对西域胡椒贸易的垄断;李承乾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也一定会想方设法地进行破坏。
他的脑海里飞速闪过一个又一个念头,思考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首先,要加快胡椒的生长速度,他可以利用自己在农科院学到的知识,调配更适宜的营养液,控制好温湿度和光照,最大限度地缩短生长周期。其次,要加强禁苑的安保,防止有人暗中破坏,他可以向陛下申请调派更多的人手,或者利用自己兑换的系统道具,设置一些隐蔽的监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