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判断,这极可能是‘七七事变’在上海的重演!他们的真实意图,很可能是在一两个小时内,以此为由,向我市区驻军发起挑衅甚至主动攻击!首要目标,极可能就是闸北的八字桥、宝山路一带的我军阵地!”
陈晓的分析斩钉截铁,条理清晰,几乎是在复刻历史!虽然他无法百分百确定,但基于逻辑和历史的双重判断,给了他巨大的底气。
老吴听完,瞳孔微微收缩。他不再犹豫,立刻对报务员吼道:“快!按这个分析要点,立刻发报给区本部!用最高紧急等级!注明是我们的初步研判!”
滴答的电报声再次急促地响起,将这条基于“猜测”的预警发了出去。
这一次,回电来得异常迅速。
不到二十分钟,新的电文就被送了进来。老吴一把抢过,快速阅读着,他的手竟然有些微微颤抖。
他抬起头,看着陈晓,脸上的表情极其古怪,混合着震惊、难以置信,以及一丝……敬畏?
“区本部回电……”老吴的声音有些发飘,“他们刚刚通过另一条绝密渠道确认……日军确实在自导自演!其海军陆战队一支小队已于十五分钟前,向八字桥我军防区发起武装挑衅!我军……已被迫还击!”
“淞沪……开打了!”
地下室里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无线电里依旧传来的、似乎变得更加急促的滴滴答答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晓身上,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他的推测,他的“猜测”,竟然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残酷的现实完全证实了!
老吴深吸一口气,走到陈晓面前,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说道:“夜莺,区本部命令:即刻起,你负责监控并初步研判所有与闸北战事相关的电文和信息,直接向我汇报!你需要什么支持,直接提!”
这意味着,他这个刚刚入职不到三天的新人,被赋予了相当程度的独立研判权!
陈晓压下心中的波澜,立正回应:“是!”
他坐回自己的位置,感觉手心全是汗。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实习分析员了。“夜莺”这个代号,第一次鸣叫,就精准地捕捉到了风暴来临前的致命气流。
他迅速投入工作,目光扫过如同雪片般飞来的最新电文,试图从混乱的战局中梳理出头绪。
然而,一份混杂在众多战报中的、来自后勤协调部门的普通电文,却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电文内容是催促某个联络点,尽快将一批“特殊医疗器械”从公共租界转运至闸北前线附近的一个秘密救护站。
电文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电文末尾的签发人代号,却让陈晓的眉头猛地皱了起来。
那个代号是——“渔夫”。
一个他从未听说过,但在原主陈晓某个极其模糊的记忆碎片里,似乎和赵建明这个名字,有过一丝关联的代号!
赵建明的影子,竟然以这种方式,再次突兀地闯入了他的视野!
在这个炮火连天的时刻,这份看似普通的电文,背后又隐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