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基,可知为何娘亲不让你多用冰?”她指着盘中新鲜的瓜果,“并非吝啬,而是天地生发之物,自有其性。顺应四时,食其当地当季之物,便是最好的养生。若一味追求稀罕、贪图寒凉,反伤了自身根基。”
朱瞻基似懂非懂,但母亲的话,他总是不自觉地记在心里。
张氏自己也身体力行。她命人将东宫库房里一些年份久远、药性流失的普通药材清理出来,或是制成驱虫香囊分发给宫人,或是用于平日沐浴,美其名曰“物尽其用,不忍浪费”。落在旁人眼中,只觉太子妃勤俭持家,仁厚待下。
这些举措,细碎而低调,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却实实在在地将“养生”的成本降了下来。
然而,张氏知道,这还不够。她需要找到一个契机,一个能将“东宫养生”与“为国分忧”巧妙联系起来的契机。
机会很快来了。朱棣为筹措北伐军费,下令削减宫中用度,连东宫也不例外。
旨意传到东宫,朱高炽看着削减后的份例单子,眉头紧锁,倒不是为自己,而是担忧此举会引起后宫不安。
张氏却神色平静,甚至带着几分坦然。她温声对朱高炽道:“殿下,父皇为国事忧劳,削减用度亦是不得已。我东宫身为储君,更应率先垂范,体恤君父之难。”
她不仅没有抱怨,反而主动将东宫原本就不算奢靡的用度又精简了一番,尤其是她自己的份例。同时,她借着这次削减用度的由头,将自己之前推行的“低成本养生法”更加系统地整理出来,以“勤俭持家、强身健体以备为国效力”的名义,呈报给了朱棣。
在奏报中,她绝口不提“养生”二字,只说是“顺时调理”、“物尽其用”,目的在于使宫人身体强健,少生疾病,反而能节省医药开支,使众人能以更饱满的精力侍奉君上。
朱棣看着这份条理清晰、处处透着“为国着想”的奏报,再对比汉王那边虽未明言但隐约透出的不满,心中那杆秤,不自觉地又向东宫倾斜了几分。
他甚至在一次私下召见太子时,难得地提了一句:“太子妃,颇识大体。”
消息传回东宫,朱高炽握着张氏的手,感慨万千:“爱妃,若非你早有准备,此番怕是……”
张氏微微一笑,替他拢了拢衣襟:“殿下过誉了。妾身只是觉得,无论是调理身体,还是持家治国,量入为出、用在刀刃上,总是不会错的。”
她抬眼,望向窗外晴朗的天空。眼前的弹幕依旧活跃,但那些关于“财政危机”的警报已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提醒:
“婆婆这波危机公关满分!既省了钱又刷了皇帝好感度!”
“开源节流,婆婆深得其中三昧啊!”
“不过军费缺口还是大,老爷子肯定还得想办法搞钱……”
“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让婆婆提醒一下,发展点经济?比如海外贸易什么的?”
发展经济?海外贸易?张氏心中一动。这些词对她而言有些陌生,但弹幕既然提及,或许……将来真有机会?
她收回目光,将思绪拉回现实。眼下,稳住东宫,养好丈夫儿子的身体,平衡好养生与国用,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