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这番坦荡的对话,让不少围观村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看来真是错怪秀娥了。大家对香草的话也产生了怀疑。
李卫东临走前,低声对秀娥说:“秀娥同志,身正不怕影子斜,别理会那些闲话。以后我来的次数可能会少些,避避嫌,但你的事我会继续跟进的。”
秀娥点头,心中充满感激。李卫东是个正派人,他的做法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她的名誉。
经过这一出,关于秀娥和干部的流言渐渐平息了。但关于她“命硬克夫”以及接济爷爷“别有用心”的议论,却并未完全消失,尤其在香草的刻意渲染下,仍在暗地里流传。
秀娥对爷爷的帮助变得更加隐蔽。她不再亲自去,而是更多让小花跑腿。小花年纪小,不容易引人注意,而且孩子天真烂漫,就算被香草撞见,也可以用“看爷爷可怜”、“奶奶让送的”等借口搪塞过去。
同时,秀娥也开始留意弹幕提到的“寻找盟友”。她发现,村里并非所有人都像香草那般刻薄。比如王婶,虽然嘴快,但心肠不坏,时常会帮衬她一把。还有村东头的张猎户一家,为人豪爽正直,他家媳妇春燕也是个热心肠,曾夸过小花懂事。
秀娥便有意无意地多和这些人家走动。春燕嫂子来看过她一次,见她一个人带俩孩子还要伺候婆婆,做活计,忍不住感叹:“秀娥妹子,你真是不容易!以后有啥重活,让你大山哥(指张猎户)过来搭把手!”
这份善意让秀娥倍感温暖。
另一方面,老郭头自从得到秀娥的暗中接济,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都稍微好转了一些。他虽然老实懦弱,被儿子儿媳欺压惯了,但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秀娥是真心帮他,也感激小花常来看他。他对小花格外慈祥,有时会摸摸她的头,把自己舍不得吃的一小块糖塞给她。
小花也很喜欢这个沉默但和蔼的爷爷,常常跑去陪他坐一会儿,给他讲讲弟弟石头的趣事,或者唱支从娘那里学来的不成调的歌谣。这一老一少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真挚而温暖的情感。
这一切,都被香草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她越发觉得秀娥是在故意拉拢老东西,说不定真惦记着老头那点可怜的“家产”(虽然根本没多少),或者纯粹是为了恶心她。她不敢明着对秀娥怎么样(毕竟工会干部刚来过),便把气都撒在了老郭头身上,对他更加刻薄,指桑骂槐,克扣饭食。
老郭头逆来顺受,默默忍受。只是每次小花偷偷来看他,给他塞点吃的时,他浑浊的眼里总会泛起泪花,喃喃道:“好孩子…告诉你娘…别管我了…别惹麻烦…”
小花似懂非懂,回去学给娘听。秀娥听了,心里更是难受,却也更加坚定了要帮助爷爷的决心。她知道,仅靠她偷偷送点吃的用的,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爷爷需要的是真正的照顾和医疗保障。
可是,她能做什么呢?她自己的力量太微弱了。
“时机未到,积蓄力量。” “爷爷的转机在于外部干预或自身觉醒。” “继续维持联系,保持善意。” “关注小花,她的快乐是目前的慰藉。”
弹幕的提示让秀娥暂时按捺下焦躁的心情。她看着在院里追逐蝴蝶的小花,和襁褓中咿呀学语的石头,是的,孩子们的笑脸,是这个艰难时局里最好的慰藉。
她要把孩子们照顾好,让他们尽可能有一个温暖一点的童年。
她开始教小花认字,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给她讲一些美好的故事,虽然故事里常常没有父亲的角色。她尽力把糊纸盒换来的钱,挤出一点点,给小花买根红头绳,给石头做个柔软的布老虎。
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因为一位母亲的坚强和来自未来的零星提示,正努力地在苦难的土壤里,扎下根,生出希望的嫩芽。而远方的命运齿轮,似乎也因这微小的变数,开始发出不同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