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拉和阿依古丽看着苏同心激动的模样,眼中也泛起了泪光。他们知道,这本笔记本不仅是一个个故事的集合,更是“同心”信念传承的见证,是新一代年轻人对过往岁月的致敬,对未来的期许。
当日午后,阳光变得温暖而明媚,同心文化园里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同心仪式”。来自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人们汇聚在海棠树下——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有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汉族的教师,有蒙古族的牧民,有维吾尔族的医生,有藏族的学者,还有来自外国的“同心”文化爱好者。他们手中都捧着一株小小的海棠树苗,要在新海棠树旁,再种下一排新的树苗。
苏同心虽然年迈,行动不便,却坚持要亲手种下一株树苗。陈棠安想要搀扶她,却被她轻轻推开。“孩子,让我自己来,”苏同心笑着说,“这棵树苗,是我对‘同心’信念的承诺,也是我对岁月的告别。我老了,或许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走遍全国各地讲述‘同心’的故事,但这些小树苗会长大,会继续守护‘同心’的初心,会让这份温暖一直传递下去,传递到更远的地方,传递给更多的人。”
说着,苏同心拿起一把小小的铁锹,颤巍巍地铲起一抔泥土,轻轻撒在树苗的根部。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为她的白发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仿佛一位来自时光深处的守护者,正在完成一场跨越百年的传承仪式。
孩子们围在新种下的树苗旁,小心翼翼地为树苗浇水。阿古拉从背包里拿出一条条红色的丝带,上面用蒙古文和汉文绣着“同心共守”四个字,他将丝带系在每一棵树苗的枝条上,红色的丝带在春风中轻轻飘扬,像一面面小小的旗帜;阿依古丽则拿出一面面迷你的“同心旗”,插在树苗的旁边,旗帜上的“同心”二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阳光洒在嫩绿的树苗上,叶片上的水珠闪闪发光,像是一颗颗镶嵌在枝叶间的珍珠,又像是一颗颗“同心”的种子,在阳光下孕育着新的希望。
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西沉,将天空染成了一片温暖的橘红色。苏同心坐在海棠树下的石凳上,这张石凳正是当年英台与雍正帝常坐的那一对,历经三百年的岁月,依旧坚固如初。她望着远处的城市天际线,那里的灯火渐渐亮起,一盏盏灯光像星星一样点缀在城市的角落,汇聚成一片璀璨的灯海,温暖而明亮。
陈棠安坐在她的身边,轻轻为她披上一件厚厚的外套。“苏奶奶,天凉了,您累了吧?我们回去休息吧。”
苏同心摇摇头,目光依旧望着远方的灯火,眼中满是温柔与欣慰。“孩子,你看,”她轻声说,“这满城的灯火,这万家的炊烟,都是‘同心’的见证。三百年前,英台皇后和雍正帝穷尽一生去守护的,不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是奢华富贵的生活,而是这样的人间烟火,是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幸福,是天下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安宁。而我们今天所传承的,所坚守的,也正是这样的国泰民安,这样的人间温情。”
她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旧相册。相册的封面早已磨损,露出里面的棉线,却被保存得十分完好。她轻轻翻开相册,一页页都是岁月的痕迹——有她奶奶年轻时握着海棠帕子的黑白照片,有她年轻时带着研学队在海棠树下种树的彩色照片,有腾格尔、林棠棠、古丽等人长大后的合影,还有他们子孙辈的笑脸……她翻到相册的最后一页,那里贴着一张最新的照片,是当年的研学队员们带着各自的子孙,在海棠树下的合影。照片上,老人们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却笑容灿烂;年轻人们的眼中充满了活力,意气风发;孩子们的脸上则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你知道吗?”苏同心的声音带着一丝悠远,仿佛在与时光对话,“当年,我的奶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她手中握着的,不过是一方仿造的海棠帕子,却把‘同心’的信念刻进了心里,用一生去践行;后来,我接过了奶奶的接力棒,带着一群少年在海棠树下种下希望,看着他们长大成人,成为‘同心’的传承者;如今,你们又接过了我们的接力棒,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同心’,去传递温暖。这就是英台皇后和雍正帝用七世缘分换来的最好结果——不是永恒的王朝,不是不朽的功绩,而是永恒的人间温情,是代代相传的信念,是融入每个人心中的‘同心’之魂。”
陈棠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伸出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海棠花瓣,花瓣粉白相间,带着淡淡的清香。她将花瓣轻轻放在苏同心的手心里,眼中满是坚定:“苏奶奶,我明白了。不管过多少年,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我们身在何方,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们都会像这海棠树一样,牢牢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守护着‘同心’的初心,传递着温暖的力量。我们会把‘同心’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会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同心’的信念,让‘同心’之花永远绽放在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苏同心望着陈棠安纯真而坚定的脸庞,欣慰地笑了。她知道,“同心”的信念早已超越了血缘的界限,超越了民族的差异,超越了时空的阻隔,成为了一种融入华夏儿女血脉的精神力量,一种指引人们前行的温暖灯塔。它像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唤醒每一颗沉睡的心灵;像春雨,滋润干涸的心田,孕育每一份真挚的情感;像海棠花,年年盛开,永不凋零,用温柔的姿态诉说着跨越时空的坚守与温情。
夜色渐浓,同心文化园里的灯光次第亮起。柔和的灯光照亮了海棠树的身影,也照亮了树下“同心”二字的石刻,让这两个字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远处,《同心谣》的歌声还在隐约回荡,与城市的喧嚣、百姓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温暖动人的人间乐章,在夜空中久久不散。
虫洞的痕迹早已在时光长河中彻底消散,英台与雍正帝的身影也早已融入天地山河,成为历史长河中最温暖的印记。但他们用七世缘分铸就的“同心”信念,却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太阳,永远悬挂在岁月的天空,照亮着每一个前行的脚步,温暖着每一寸土地,滋养着每一颗心灵。它从皇家的坚守,慢慢融入百姓的生活,成为全民的共识;从历史的传说,渐渐变成现实的践行,成为每个人的行动;从跨越七世的约定,最终化作代代相传的精神图腾,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
这便是这段跨越七世的传奇最终的圆满——它不是某一个人的英雄史诗,而是无数人的共同坚守;它不是某一段时光的短暂辉煌,而是永恒不变的人间温情。海棠年年在春风中绽放,用花瓣续写着跨越时空的故事;“同心”岁岁在人间传递,用信念铸就着永无止境的传奇。这份跨越时空的守护与温暖,终将在岁月的长河里,书写出一篇又一篇动人的篇章,直至天地不老,山河不朽,直至人间处处皆有“同心”之花,处处皆有温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