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情报网的复苏(2 / 2)

“你同意啦?!”苏晚晚高兴地抱住他的胳膊晃了晃,“那咱们得制定个‘情报收集Sop’!”

萧景玄:“……Sop?”

“就是标准作业流程!”苏晚晚解释道,“不能直接问,那样会吓到乡亲们,也不安全。得潜移默化,聊天似的套话!”

她立刻进入状态,拉着萧景玄开始“研发”话术。

“比如,张婶来换盐,咱们就可以闲聊:‘张婶,最近天气好,没多采点蘑菇?我听说北边黑风岭那边蘑菇特别好?’ 她要是说‘哎呀可不敢去,那边最近不太平,好像有生人’,这不就是信息?”

“再比如,李猎户来换铁箭头,咱们可以问:‘李大哥,最近山里猎物好打不?有没有碰到什么稀罕物?或者……碰到什么稀罕人?’”

“还有,可以让翠儿跟来换东西的大娘大婶们拉拉家常,谁家闺女要出嫁啦,谁家儿子在外头惹事啦,这些看似八卦,里面可能都藏着有用的信息!”

苏晚晚说得口干舌燥,抓起萧景玄的茶杯就灌了一口。萧景玄看着被她用过的茶杯,眸光微动,却没说什么。

“最重要的是,”苏晚晚放下茶杯,表情认真起来,“所有收集到的零碎信息,必须立刻汇总到墨离那里,由他们进行专业的分析和交叉验证。咱们只负责收集,不负责判断,更不擅自行动!安全第一!”

萧景玄点了点头。她考虑得很周全。

说干就干。

从第二天起,“苏记小卖部”在原有的物物交换功能上,悄咪咪地加载了“情报收集(闲聊版)”模块。

苏晚晚和翠儿化身最亲切的“掌柜的”和“伙计”,在交易之余,笑容满面地跟村民们唠嗑。萧景玄则坐镇幕后,将听到的有价值的信息,用只有他和核心暗卫才懂的符号,快速记录在特制的小木片上。

墨离和他的手下,则多了一项新工作:每晚定时来收取这些记录了“八卦”的木片,然后像拼图一样,将那些“北边有生人”、“东村来了个卖货郎呆了三天不走”、“听说县太爷的小舅子最近赌运亨通”之类的碎片信息,进行归类、分析、核实。

一开始,信息杂乱无章,大多是真的家长里短。但渐渐地,一些模糊的脉络开始浮现。

比如,通过多个村民零星的提及,墨离确认了确实有一股不明身份的人,在黑风岭一带活动,行踪诡秘。

又比如,那个在东村滞留的“卖货郎”,经暗卫暗中调查,发现他贩卖的货物很少,但对村里的道路、水源却异常关心。

这些信息,单独看或许不算什么,但汇聚起来,经过专业分析,就成了照亮黑暗角落的微光。

苏晚晚看着墨离每晚送来(给萧景玄)的、写有初步分析结果的更小号的木片,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看看!这就是群众路线的力量!】她内心无比自豪,【谁能想到,这偏远山村里的柴米油盐交易,底下竟然流淌着信息的情报河!】

她甚至给这个新生的情报网络起了个代号,叫“咸鱼情报网”,取义于她最初的梦想,以及其看似无害、实则内涵丰富的特质。

萧景玄对于这个名字不置可否,但看着苏晚晚那副“快夸我”的小得意模样,眼底总会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

这条意外复苏的情报网络,虽然还稚嫩,覆盖范围也有限,但它就像藤蔓的根须,正以这个南州小院为中心,悄无声息地向着四周蔓延,贪婪地汲取着一切可能有用的养分,为未来的某一天,积蓄着力量。

苏晚晚觉得,她这条咸鱼的退休生活,真是越来越……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