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真相大白(2 / 2)

小石头虽然害怕,却记得来之前苏晚晚的嘱咐,他仰起小脸,努力大声说道:“谢、谢谢王妃娘娘救命之恩!娘娘是好人!”孩童的声音稚嫩却响亮,带着不容置疑的真挚。

这番朴实无华,甚至有些笨拙的肺腑之言,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具冲击力。

静太妃看着眼前这三个活生生的、充满生机的康复者,听着他们话语间对苏晚晚毫不掩饰的感激,再联想到宫中听到的那些关于她亲赴疫区、不辞辛劳的禀报,心中那点因流言而起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

什么命格不祥?什么加重疫情?

若真如此,眼前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又作何解释?

难道这满京城的大夫,连同太医院院判,都被她一个“不祥之人”蒙蔽了不成?

静太妃久居深宫,见惯了阴谋诡计,如何看不出这其中的关窍?这分明是有人见不得宸王府好,见不得这苏氏女立下功劳,故意构陷!

她脸色沉静,眼底却已染上寒意。她伸手虚扶了一下:“都起来吧。你们能康复,是尔等自身的福气,也是朝廷恩泽。王妃……确实辛苦了。”

这一句“辛苦了”,看似平淡,却等于是在皇家层面,为苏晚晚正了名!

苏晚晚心中一定,再次敛衽行礼:“晚晚不敢当,分内之事。”

静太妃微微颔首,目光柔和了些许:“是个懂事的孩子。玄儿性子冷,你多担待。日后得了空,常进宫来陪哀家说说话。”

“是,晚晚遵命。”苏晚晚恭声应下。

从慈宁宫出来,苏晚晚知道,最艰难的一关已经过去了。静太妃的态度,将会通过无数双眼睛和嘴巴,迅速传遍宫廷,进而影响整个京城的上层舆论。

而随后,关于慈宁宫内,三位榆林坊康复者面见太妃,亲口陈述王妃救命之恩,太妃亲口肯定王妃“辛苦”,并邀其常入宫陪伴的消息,果然不胫而走。

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与太医院推广防疫章程的官方文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无可辩驳的舆论海啸。

那些曾经喧嚣一时的“命格不祥”、“加重疫情”、“庶出德不配位”的流言,在这铁一般的事实和皇家明确的态度面前,彻底沦为了一个荒唐可笑的笑话,迅速消散在百姓的唾弃和嘲弄之中。

真相,终于在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