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三江奔流 > 第94章 新鲜血液

第94章 新鲜血液(2 / 2)

“徐总,林老师,”他得到示意后站起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引入一个新的无量纲参数来表征这个分离涡的强度?我在学校时看过一些国外最新的文献,他们提出了一种基于cFd(计算流体力学)的初步预测方法,虽然我们计算机条件可能不够,但其中的简化模型思想或许可以借鉴……”

他流畅地说出了一连串林卫东有些陌生的概念和方法,虽然只是初步想法,却瞬间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原本陷入僵局的讨论有了新的方向。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下。徐工扶了扶老花镜,仔细看着黑板上的公式,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哦?这个思路……有点意思。小伙子,仔细说说看!”

林卫东却感到脸上微微有些发烫。冯源提到的那些国外文献、cFd概念,他隐约听说过,却从未深入钻研过。他发现自己习惯了基于经验和现有条件思考问题,而这种纯粹理论驱动的、试图采用新方法的思维方式,让他感到有些陌生,甚至有一丝被挑战的感觉。

马志军心直口快,一拍大腿:“嘿!这小子行啊!脑子活!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强!”

讨论会后,林卫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独自一人坐在办公桌前,翻看着冯源推荐的两篇英文文献的标题摘要,很多词汇都需要查字典。一种强烈的知识更新换代的紧迫感,前所未有地袭来。他意识到,自己这些年埋头于具体项目和基地相对封闭的环境,不知不觉中,已经与世界前沿的科技发展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这些年轻人,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的知识短板。

然而,这种紧迫感并没有转化为嫉妒或排斥,更多的是转化为一种动力。他找到冯源:“小冯,你提到的那些文献,方便借我看看全文吗?还有,你们在学校里,现在都学些什么课程?用的什么教材?”

冯源受宠若惊,连忙拿出自己带来的几本崭新教材和复印的文献资料:“林老师您随便看!这是我们用的《高等空气动力学》,这是《计算流体力学基础》,还有这几篇是最近《AIAA Journal》上的文章……”

看着那些充斥着复杂数学公式和崭新概念的书籍,林卫东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知识世界。他开始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拼命学习、补课。他向冯源请教,和同样感到压力的马志军一起讨论。基地也适时地组织起各种新技术讲座,邀请这些大学生们担任小老师。

冯源这些年轻人,则带来了更多的惊喜。他们思维活跃,不受条条框框束缚,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提出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他们熟悉计算机语言(虽然基地的计算机还很落后),带来了新的编程思路;他们英语基础好,能够更快地阅读和理解外文资料;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尝试。

当然,代沟和碰撞也在所难免。年轻人有时过于理论化,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提出的方案看似完美却难以实现;有时显得急躁,恨不得一步登天,缺乏老一代科技工作者那种持之以恒的韧性。而林卫东他们,则有时会嫌年轻人不够踏实,好高骛远。

但总体而言,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像一股清澈的山泉,流入了略显沉闷和保守的基地。它带来了活力,带来了新的视角,带来了追赶时代的紧迫感,也更坚定了大家“把科研搞上去”的共同目标。新老两代人,就在这种互相学习、互相碰撞、互相磨合的过程中,开始形成一种更有活力的合力。

林卫东看着办公室里埋首苦读的冯源,又想起正在废寝忘食带领大家攻坚的徐工,心中充满希望。老树新枝,嫩苗吐绿,科学的春天里,这座与世隔绝的山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复着生机,也孕育着未来。

而随着外部大环境的日益宽松,一些关乎个人生活、家庭幸福的长期困扰,也终于看到了解决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