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三江奔流 > 第78章 西行的专列

第78章 西行的专列(1 / 2)

列车在一声沉重而悠长的汽笛声中,彻底挣脱了江城站的束缚,开始加速。车窗外,站台上那些挥动的手臂、模糊的泪眼、声嘶力竭的呼喊,以及整个熟悉的城市轮廓,都被迅速拉长、扭曲,最终被远远地抛在后面,消失在冬日灰蒙蒙的地平线下。

车厢内,短暂的骚动过后,陷入了一种近乎凝滞的沉闷。

离愁别绪像浓稠的雾,弥漫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许多人还保持着望向窗外的姿势,尽管窗外已是飞速掠过的、千篇一律的枯黄田野和光秃秃的树林。低低的啜泣声在硬座车厢的各个角落隐约可闻,尤其是那些女同学,再也忍不住,用手帕或袖子捂住脸,肩膀微微抽动。男同学们则大多沉默着,或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或茫然地盯着对面椅背上的某一点,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波澜。空气中混杂着人体拥挤产生的汗味、劣质烟草味、以及行李中散发出的食物和尘土的气息。

林卫东靠窗坐着,额头抵着冰冷的玻璃,目光没有焦点地投向窗外。母亲最后的泪眼,父亲沉重的拍打,庆兰强忍悲伤塞给他手套时的触感……一幕幕在他脑海中反复闪现,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慌。未来的不可知,与前路的茫然交织在一起,让这份离别的伤感变得更加沉重。

这种压抑的气氛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有车轮碾压铁轨发出的单调而重复的“哐当哐当”声,充斥着每个人的耳膜。

“咳!”突然,车厢中部响起一声清亮而故意的干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一个身材高壮、脸庞黝黑、戴着顶旧军帽的年轻人站了起来。他看起来精神头十足,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完全没被离别的愁绪所感染。他环视了一下四周,咧嘴笑了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

“同志们!同学们!咱们这是干嘛呢?”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天生的乐观和感染力,“咱们是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去建设三线,去为祖国贡献青春!这是光荣的任务,是大好的前程!怎么一个个都蔫头耷脑的?像打了败仗似的!这可不像是毛主席的好战士啊!”

几句话,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有人抬起头,疑惑地看着他;有人皱起眉头,似乎嫌他破坏了气氛;但也有人眼中闪过一丝认同。

林卫东也被这声音吸引,转过头望去。

那高壮青年见有了听众,更来劲了,他清了清嗓子,挥起手臂打起了拍子,高声起头:

“来来来!咱们唱起来!《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预备——起!”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哪里需要到哪里去,

哪里艰苦哪安家——”

起初,只有他一个人在那里放声高歌,声音算不上优美,但极其响亮,充满了力量感。车厢里大多数人依旧沉默,甚至有人投去怪异的目光。

但他毫不在意,继续奋力地唱着:

“祖国要我守边卡,

扛起枪杆我就走,

打起背包就出发——”

渐渐地,开始有零星的声音加入进来。先是坐在他旁边的几个男同学,似乎被他的情绪感染,小声地跟着哼唱。接着,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泛起了涟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抬起头,张开嘴。歌声从微弱变得清晰,从稀疏变得汇聚。

当唱到“哎!祖国要我守边卡,边防线上把根扎,雪山顶上也要发芽——”时,几乎整个车厢的人都加入了这场突然其来的大合唱!

歌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整齐,越来越充满激情。它仿佛具有某种魔力,瞬间冲散了弥漫的离愁别绪,将一种集体主义的豪情和自我激励的亢奋注入了每个人的胸膛。人们仿佛在这一刻找到了共同的精神支柱和情感宣泄口,通过这熟悉的、充满力量的旋律,来驱散内心的不安,证明自己的决心,也彼此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