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划清界限(1 / 2)

“再紧张也得关心哥哥嘛!”小莲撒娇道,“哥,听说那边是沿海,特别发达,有很多我们这边没有的好东西!你回来的时候,能不能给我带点那边的特产啊?比如……好吃的,或者好看的发卡、小饰品什么的?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有亲戚从外面带东西回来呢!” 她的语气里充满了期待。

我靠在床头,嘴角忍不住上扬。听着妹妹充满活力的声音,我仿佛看到了她那双和我相似、却更显灵动的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心中不由一软。

家里条件普通,父母供我们兄妹俩读书已是倾尽全力,小莲从小就懂事,很少主动开口要东西,衣服都是捡亲戚家的穿。

明年她就要高考了,学业压力大,这点小小的物质愿望,在她单调枯燥的备考生活里,或许就是一抹亮色。

“行,没问题!包在哥身上!”我爽快地答应下来,声音也轻快了许多,“想要什么,大致跟哥说说?哥待会儿正好有空出去转转。”

我听着电话里妹妹的声音,心里暖烘烘的 。人情练达即文章,官场行走久了,见多了虚与委蛇,反倒越发珍惜这份纯粹的牵挂。

小莲在电话那头欢呼雀跃,列举了几样时下女学生间流行的小玩意,又絮絮叨叨叮嘱我别买太贵的,才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我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多。这一觉睡了两个多小时,虽然头还有些沉,但精神恢复了不少。

想到妹妹那充满期待的嘱托,我决定趁这个难得的空闲时间,去酒店附近的商业街逛逛,顺便也给自己紧绷的神经放个假。

西山市的深秋,气温依然宜人,只需穿一件单薄的长袖衬衫即可。

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看着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确实能直观地感受到2003年沿海开放城市与内陆小县城的巨大差距。各种品牌的专卖店、灯火通明的电器行、香气缭绕的化妆品专柜鳞次栉比,许多时髦的商品在河清甚至云州都难得一见。

我不由想起县里那些还在为温饱发愁的乡亲,心里泛起一丝复杂的滋味。这世道,从来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就是要在这两极之间寻找平衡。

我先是循着妹妹的描述,给她挑了几样礼物:一盒包装极其精美、印着英文字母的沿海特色点心礼盒;一个当时在少女中很流行、镶嵌着仿水晶、在灯光下会闪闪发光的蝴蝶发卡;还有几支设计新颖、带有卡通图案的进口圆珠笔。

接着,想到女朋友张婷,我走进一家看起来格调不错的品牌饰品店。目光掠过柜台里各式各样的商品,最终停留在一对设计简约秀气的珍珠耳钉上。珍珠温润的光泽,很适合张婷文静典雅的气质。

想象着她戴上时,耳畔摇曳生辉的温柔模样,我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连日奔波积攒的疲惫似乎也消散了几分。

考虑到坐飞机行李限制,以及有些物品不能随身携带,我刻意控制了采购量,所有东西都巧妙地收纳在几个小巧精致的购物袋里。

提着这些满载着温情与牵挂的礼物,漫步在华灯初上、人流如织的陌生城市街头,连日来的官场博弈、酒精应酬带来的疲惫和压抑,似乎被这淡淡的温情冲散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