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最大功臣(2 / 2)

老钱私下里跟我嘀咕:“看见没?胡镇长这是要摘桃子了。不过也好,项目成了,对你是好事,他得了名,你得了实绩,大家面上都好看。”

然而,这红火喧腾的场面底下,并非没有风险。

首先是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小问题。有几户村民为了追求生长速度,偷偷加大了饲料投喂量,甚至有人私自添加了来源不明的添加剂,导致部分鸡出现轻微腹泻,影响了品相。虽然发现及时,没有造成大规模损失,但也给我敲响了警钟,“统一”管理的难度极大,农户的个体行为很难完全监控。

其次,便是这运输上的损耗。厚坝村到镇上还算近便,可往县城那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一路颠簸难免。有几批鸡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应激死亡,虽然比例不高,但也造成了实际损失,引发了供货商的不满。如何优化运输环节,降低成本损耗,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最大的隐患,还是在于市场和农户心态的变化。

三黄鸡在厚坝村一举成名,邻近的几个村子便都坐不住了,不少村干部和心思活络的村民纷纷来打听,也想跟着养。这本来是好事,但胡副镇长在兴奋之余,提出了“快速推广,全面开花”的想法。

他在一次小范围的工作会上,挥着手臂,意气风发:

“既然厚坝村能成功,就证明我们这个模式是行之有效的!现在就是要趁热打铁,在全镇范围内,挑选几个条件成熟的村子,同步推广,尽快形成规模效应,打出我们大山镇三黄鸡的品牌!”

我听了有些担心,忍不住提了不同意见:

“胡镇长,全面推广是不是稍微急了点?厚坝村的试点虽然成功,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比如精细化管理的难度、运输损耗、市场风险预警等等。我觉得应该先把厚坝村的模式进一步完善,把基础打牢,再逐步向周边村辐射。一下子铺开,万一市场饱和,或者管理跟不上,风险会很大。”

胡镇长皱了皱眉,显然对我的“保守”不太满意:

“林涛同志,做事要有魄力!不能因为一点小问题就畏首畏尾!市场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现在有成功经验,有县里政策支持,正是大干快上的时候!你说的那些问题,可以在推广中逐步解决嘛!要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他语气中的不容置疑,让我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我知道,他需要更亮眼的政绩,而快速推广、形成规模,是最直观的体现。

走出会议室,我心里沉甸甸的。胡镇长看重的是速度和规模,是那份可以拿出去汇报的漂亮总结;而我,经历了厚坝村的波折,更清楚这背后需要付出的细致工作和需要规避的风险。

果不其然,没过两日,就听到风声,说石窑沟村的村支书,已经去找过胡副镇长,表达了想大规模养殖三黄鸡的强烈愿望。胡镇长对此,自然是“深表赞赏”。

在食堂撞见龚小洪,他皮笑肉不笑地凑过来:

“林大主任,恭喜啊!你这三黄鸡眼看就要变成金凤凰,飞遍咱们大山镇了!胡镇长可是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啊。”

我勉强扯了扯嘴角,算是回应。看着窗外,厚坝村的鸡舍似乎还在眼前,首批三黄鸡的成功,是机遇,但胡副镇长这波盲目推广,接下来的麻烦,还不知道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