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砚笑着点头:“这个主意好!宗室的态度很重要,只要有皇叔帮我们说话,其他宗室子弟就不会再跟着传我们的闲话了。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周刊出一期‘流言真相’专刊,把他们传的谣言一条条拆穿,比如‘破庙待三天三夜’,我们可以附上当时画的防御图,还有赵珩送馒头时的证人;‘谢兄违抗军令’,我们可以找当年跟谢兄一起当兵的战友帮忙作证,证明谢兄不是违抗军令,而是为了救战友,跟上级据理力争。”
殷若璃看着众人眼里重新燃起的斗志,心里的压抑顿时消散了不少。她站起身,拍了拍手:“好了,既然我们有了计划,就赶紧行动起来!白若薇想靠流言打垮我们,我们就用真相打回去,让她知道,流言终究是流言,成不了真!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一定能破了她的阴谋!”
谢景宸看着殷若璃坚定的眼神,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他站起身,接过苏砚手里的册子:“我跟你一起去联系王小二的表哥,顺便去看看三皇子府最近的动静,免得他们又耍什么新花样。李三,你跟婆婆去准备易容和证据,顺便请卖豆腐的老汉帮忙。苏砚和陈瑜负责整理周刊的素材,把真相写清楚,让百姓们看明白。赵珩,你去联系宗室皇叔,争取尽快让他帮我们说话。我们分工明确,一定能尽快破了这流言局!”
众人纷纷点头,各自忙碌起来。小院里的压抑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斗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地上,形成一个个光斑,仿佛也在为他们加油打气。李三去厨房翻找之前画的防御图时,还不小心碰倒了装糖的罐子,糖块撒了一地,他蹲在地上捡糖,嘴里还哼着小调:“流言蜚语不可怕,真相一到就崩塌……” 千面婆婆则在屋里对着镜子易容,一会儿皱眉调整皱纹的深浅,一会儿又念叨着“这假牙得戴稳点,别说话的时候掉下来”,惹得路过的陈瑜忍不住笑出了声。
而此刻,三皇子府的书房里,气氛却一片欢腾。白若薇手里拿着心腹递来的汇报,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殿下,您看!现在全京城都在传殷若璃他们的闲话,百姓们已经开始怀疑他们了,连之前支持他们的寒门学子,都不敢再跟他们来往了!再过几天,就算他们拿出我们府里的罪证,也没人会信他们,到时候我们再派人把他们抓起来,父皇也不会多说什么!”
三皇子坐在太师椅上,手里端着一杯酒,笑得合不拢嘴:“还是若薇你有办法!本王之前还担心他们会拿出证据来对付我们,现在看来,根本不用怕!等他们名声臭了,本王再一举拿下他们,到时候这京城,就是本王的天下了!” 他喝了一口酒,又补充道:“你再加点料,就说殷若璃偷了宫里的宝物,藏在她的小院里,让百姓们去搜她的住处,给她添点麻烦!”
白若薇点头:“殿下放心,我这就去安排!不过,我们也要小心他们反扑,毕竟殷若璃他们也不是好对付的。” 三皇子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一群跳梁小丑而已,能掀起什么风浪?只要我们把流言继续传下去,他们迟早会自乱阵脚,到时候本王再派人把他们一网打尽!”
白若薇没再多说,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她总觉得殷若璃不会这么轻易被打垮,可看着眼前的局面,她又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毕竟,流言的力量有多可怕,她比谁都清楚。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庭院里盛开的牡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刺绣,心里却在盘算着:
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庭院里盛开的牡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刺绣,心里却在盘算着:再过两日就是太后的寿辰,到时候宫里会设宴,满朝文武和宗室子弟都会到场。若是能在寿宴上,让哪个不知轻重的官员“无意”提起殷若璃的流言,再添上一句“此等品行不端之人,恐会影响京城风气”,说不定能让皇上也对殷若璃等人产生不满。到时候不用他们动手,皇上自然会派人去查,就算查不出实质性的罪证,也能借着“整顿风气”的由头,把殷若璃他们赶出京城。
想到这儿,白若薇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她转身回到桌前,提笔写了一张纸条,召来心腹:“你把这张纸条送给李御史,告诉他寿宴上若是能帮本小姐办成这件事,将来三皇子登基,少不了他的好处。” 心腹接过纸条,躬身应下,刚要转身离开,白若薇又叮嘱道:“记住,让他别做得太明显,就当是随口提起,免得被人看出破绽。” 心腹点头称是,快步走了出去。
白若薇端起桌上的茶,轻轻抿了一口,眼神里满是算计。她以为这一步棋走得万无一失,却没料到,她派去送钱给茶馆的说书人的心腹——也就是王小二的远房表哥,早已偷偷把三皇子府送钱传谣的账本藏了起来。
此时,王小二的表哥正躲在自己的住处,小心翼翼地把账本用油纸包好,塞进床底的暗格里。他想起王小二说的“殷姑娘是好人,三皇子府才是真正作恶的人”,又想起自己这些日子看着三皇子府为了抹黑别人不择手段,心里早已没了当初的犹豫。他深吸一口气,决定等晚上就把账本送到殷若璃的小院,就算冒着被三皇子府报复的风险,也要帮殷若璃他们证明清白。
另一边,谢景宸和苏砚已经找到了王小二的表哥的住处附近。谢景宸隐在巷口的大树后,观察着周围的动静,苏砚则假装成买杂货的百姓,在巷子里来回走动,留意着有没有三皇子府的人盯梢。“看来三皇子府还没察觉到他的异常。”苏砚走到谢景宸身边,压低声音说道,“我们晚上再来,到时候直接跟他对接,拿到账本。” 谢景宸点头,眼神扫过巷子里的房屋:“你注意点,我听说三皇子府最近加派了人手,说不定会盯着跟我们有牵扯的人。”
与此同时,李三和千面婆婆也找到了卖豆腐的老汉。老汉正在院子里磨豆腐,看到李三和一个陌生的老太太过来,放下手里的磨盘,疑惑地问:“你们是?” 李三赶紧上前,笑着说:“大爷,我们是殷若璃姑娘的朋友,想跟您打听点事。上次柳十壮士夜里去殷姑娘住处送消息,是不是正好被您看到了?”
老汉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是啊,那天我起得早磨豆腐,正好看到柳壮士从殷姑娘的小院里出来,两人就站在门口说了几句话,柳壮士就走了,哪像外面传的那样龌龊。” 千面婆婆赶紧接话:“大爷,我们就是想请您帮个忙,明天去茶馆跟说书人对质,把您看到的真相说出来,免得大家被流言骗了。” 老汉犹豫了一下,毕竟他只是个普通百姓,怕得罪三皇子府。李三看出了他的顾虑,赶紧说:“大爷您放心,我们会保护您的安全,而且只要您帮我们这个忙,以后您的豆腐,我们全包了!” 老汉一听,眼睛亮了,他这辈子就靠磨豆腐为生,要是能有稳定的买家,也省了不少心。他拍了拍胸脯:“好!我帮你们!明天我就去茶馆,把我看到的都说出来!”
赵珩这边也有了好消息。他找到了宗室里的皇叔——安王爷,把三皇子府的罪证和流言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安王爷本就看不惯三皇子的嚣张跋扈,又听说三皇子还想借流言抹黑别人,气得拍了桌子:“这个老三,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你放心,寿宴上我会帮你们说话,绝不会让他这么轻易得逞!” 赵珩心里一喜,连忙道谢:“多谢皇叔!有您帮忙,我们就放心了!” 安王爷摆了摆手:“你是我们宗室的人,我自然不会让你受委屈。再说,我也不能看着老三为了权势,在京城兴风作浪。”
晚上,殷若璃的小院里一片忙碌。陈瑜和苏砚正在整理周刊的素材,陈瑜把之前画的防御图摊在桌上,指着上面的标注说:“你看,这是我们在破庙里画的三皇子府的防御图,上面还有我们标注的暗哨位置,只要把这个印在周刊上,就能证明我们在破庙里是为了研究防御图,不是像流言说的那样‘孤男寡女共处’。” 苏砚点头,拿起笔在素材本上记下来:“还有谢兄在军中的事,我已经联系上了当年跟谢兄一起当兵的战友,他答应明天就来京城,帮谢兄作证。”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谢景宸警惕地走到门口,低声问:“谁?” 门外传来王小二的声音:“谢兄,是我,我带我表哥来了。” 谢景宸打开门,看到王小二和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中年男人手里还拿着一个油纸包。“这是我表哥,他带了三皇子府送钱传谣的账本。” 王小二赶紧介绍道。
中年男人把油纸包递给谢景宸,有些紧张地说:“这就是三皇子府最近几个月送钱给茶馆的说书人的账本,上面记着每次送钱的时间、金额,还有说书人要传播的流言内容。” 谢景宸接过账本,打开一看,里面的记录清清楚楚,甚至还有白若薇的亲笔批注。“太好了!有了这个账本,我们就能彻底戳穿三皇子府的阴谋了!” 殷若璃走过来,看着账本上的记录,兴奋地说道。
中年男人松了口气,又说:“我还听说,白若薇让李御史在太后寿宴上提起你们的流言,想让皇上对你们产生不满。” 谢景宸和殷若璃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底。“多谢你告知我们这些。” 殷若璃对中年男人说,“你放心,我们会保护你和你家人的安全,明天就安排你们离开京城。” 中年男人连忙道谢,他知道,只要离开了京城,就能摆脱三皇子府的控制了。
等王小二和他表哥离开后,殷若璃把众人召集到一起,笑着说:“现在我们有了账本、证人,还有安王爷帮忙,明天我们就可以开始反击了!先让周刊出‘流言真相’专刊,再让卖豆腐的老汉去茶馆对质,最后在太后寿宴上,让安王爷和谢兄的战友出面,彻底戳穿三皇子府的阴谋!” 众人纷纷点头,眼里满是期待。他们知道,明天将会是一场关键的较量,只要赢了这场仗,就能让三皇子府的阴谋彻底破产,还自己一个清白。
而此刻的三皇子府,白若薇还在做着她的“登基梦”。她不知道,殷若璃等人已经掌握了她的罪证,更不知道,她精心策划的寿宴阴谋,早已被殷若璃他们知晓。一场关于真相与谎言的较量,即将在京城拉开帷幕,而这一次,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殷若璃等人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