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专家:
“第一,火箭弹!
用这家伙做动力,搞一款远程的火箭弹出来!
咱们得火箭炮就不用再使用那个大号冲天炮了!
射程,至少要翻我们现在最远火炮一倍!
用来敲鬼子的远程炮兵阵地、后勤枢纽、指挥部,再好不过!
让小鬼子也尝尝被隔着几十公里猛揍的滋味!
咳咳,当然,制导是个问题,但这也是可以解决的嘛!”
他顿了顿,看到众人眼中亮起的光,继续道:
“第二,飞机助飞,特别是给‘山魈’运输轰炸机用。
满载起飞或者在高原机场,动力不足是个大问题。
给它屁股后面绑上两个这家伙,短时间提供额外推力,能显着缩短起飞距离,提升载重!
这对咱们快速投送兵力和物资,意义重大!”
那位美国燃料专家约翰逊兴奋地说:“哦,柯,你的想法总是这么,直接而有效,这完全可行,我们可以设计成可抛弃的助推器!”
柯明义点点头:“第三,就是为以后打基础,更大的火箭,更远的射程,甚至,能把眼睛送到天上去的东西,都需要从这小玩意儿开始积累经验。”
老陈激动地搓着手:“老板,你放心!定型完成了,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门槛就低了一大截,我们立刻着手优化生产工艺,争取尽快把成本降下来,可靠性再提一提!”
“要快,但更要稳。”
柯明义叮嘱道,“生产工艺的简化、质量控制标准,你们要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和太行山军工基地、明义五金厂无缝对接。老张,”
他看向张泽远,“你们厂要提前做好准备,精密阀体、喷注器这些关键部件的生产线要优先保障。”
张泽远立刻点头:“明白!图纸和工艺要求一过来,我立刻安排最好的车间和工人上手。”
柯明义又对老陈和几位外籍专家说:“各位,辛苦了,功劳簿上给你们记功,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两个方向:
一是基于这个成功的基础,着手预研更大推力的型号;
二是成立一个应用研究小组,专门研究怎么把这发动机塞进不同的武器平台里,尽快形成战斗力!”
“没问题!”
老陈和几位专家异口同声,巨大的成就感让他们忘却了连续数月攻关的疲惫,只剩下对下一个目标的渴望。
办公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着细节,窗外,太行山的天空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