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柯明义的新想法(2 / 2)

至于谢毅峰那两万八千人的快速反应部队,柯明义给他们留了最关键的活,“救火队”兼“开罐器”。

哪条连接线上遇到啃不动的鬼子硬骨头,这支全机械化的尖刀就立刻扑过去,在空军的掩护下,用绝对优势的火力把它砸个稀巴烂,确保道路畅通。

他甚至可以预见到,当这几大块根据地终于血肉相连、呼吸与共时,将会爆发出多么可怕的力量。

兵力和物资可以在广阔的安全区域内自由调动,今天山西吃紧,谢毅峰的队伍能从河北经内部通道迅速驰援,再也不用绕远路、闯封锁。

而被孤立在石家庄、保定这样大城市里的鬼子,下场只会有一个。

咱们围而不打,用时间和饥饿磨掉他们的锐气。

天空被封锁,补给被切断,他们要么在绝望中困守孤城,坐以待毙;要么就只能冒险突围,而一旦离开乌龟壳,在野外遭遇我们的机动部队和空中打击,那就是他们的末日。

想到这里,柯明义心潮澎湃。

这个战略,避实就虚,扬长避短,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略主动。

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和人心的大整合。

一个横跨华北、背靠“东山”工业科技的庞大抵抗联盟一旦成型,将真正成为插在日军心脏地带、无法拔除的致命匕首。

他将这些酣畅淋漓的想法仔细整理好,封入信函。

这不是命令,而是一份饱含诚意的战略构想,一份请三位经验丰富的领导人帮忙参详的“作业”。

他相信,以他们的远见卓识,一定能看出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可能,并共同将这幅蓝图变为现实。

至于怎么搞定傅作义、张学良和阎锡山,这不还有延安的三位大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