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 第234章 掀桌子的老蒋和眼红的群雄

第234章 掀桌子的老蒋和眼红的群雄(2 / 2)

桂林的李宗仁和白崇禧更是直接。

“德公,机会来了!”白崇禧摇着羽毛扇。

“老蒋这是要硬抢,咱们不能光看着,立刻发电,就说桂系拥护开发西北,但要求公平参与,广西数十万将士也需要装备补给,西北工业产出,应按比例分配各抗战部队!”

连远在云南的龙云也掺和进来,声称云南可以提供熟练矿工和有色金属开采技术,要求在新成立的“西北开发管理机构”中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明面上跳出来的阎锡山、李宗仁等人,其他大大小小的军阀也在暗中盘算。

四川的刘湘、绥远的傅作义,乃至远在边疆的一些督抚,都纷纷以“关切国事”为名,或发电,或派员,向重庆“请示”西北开发事宜,话里话外都在试探自己能从中分到多少好处。

他们乐见中央与“东山”矛盾激化,正好可以待价而沽,甚至暗中与“东山”联络,表示愿意在“适当的时候”提供某种程度的“便利”,以换取未来的技术或装备支持。

苏联方面对此高度关注,他们乐见中国拖住日本,但并不希望中国出现一个过于强大且不受控制的中央政权,更不愿自己援助的物资成为内战工具。

苏联驻华人员加紧活动,一方面向重庆表示“关注”,另一方面则通过秘密渠道向延安和“东山”传递信息,暗示支持他们“维护抗战大局、保持自主性”的立场。

英美等国的观察员也迅速将此事汇报国内,他们的态度更为复杂:既希望中国保持统一抗战以牵制日本,又对蒋介石政权的统治效率和腐败问题心存疑虑。

柯明义在西北展现出的高效和务实,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些英美资本甚至开始悄悄研究,是否有可能绕过重庆,与那个神秘的“东山实业”建立某种“非官方”的商业联系。

在“东山”控制的西北工地附近,消息传来,工地上先是短暂地沉寂了一下,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干劲。

“管他重庆怎么说!是柯老板给咱们饭吃,给咱们活干,教咱们手艺!”一个刚从河南逃荒来的工人抹了把汗,对着工友喊道,“谁不让咱们过好日子,谁就是王八蛋!”

而在国统区的一些城市,小商小贩和普通市民则感到茫然和担忧。

“这…这要是真打起来,物价是不是又要飞涨了?”米店老板看着刚刚稳定下来的粮价,愁容满面。

一种“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大佬们争权夺利,不管百姓死活”的悲观论调,开始在民间悄然蔓延。

一时间,中国仿佛陷入了两个战场的夹缝:一个是日寇的虎视眈眈,另一个是内部关于未来道路与权力的暗流汹涌。

蒋介石的通电,像一块巨石砸入水面,激起了千层浪,将各方潜藏的矛盾、算计和期盼,全都翻到了明面上。

全国的目光,都紧张地投向了西北,等待着那个“东山”体系核心人物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