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 第225章 东京的抉择:南下!

第225章 东京的抉择:南下!(1 / 2)

柏林-东京轴心的结成,像一剂强烈的兴奋剂,注入了日本帝国这台战争机器。东京军部大楼里,原本就喧嚣的好战气氛,更是达到了顶点。

然而,来自中国战场的报告,却给这种狂热泼了一盆冷水。苏联的坦克、飞机、大炮,正通过已经打通的西北通道,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

更让日军高层心惊的是,各地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和战斗意志,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不能再等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御前会议上,主张南下的海军将领和部分陆军激进派占据了上风。

“德国盟友在欧洲的胜利,为我们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支那战场已成泥潭,我们必须跳出这里,夺取东南亚的石油、橡胶和锡矿,才能支撑帝国圣战到底!”

一个面容冷峻的陆军大将补充道:“华北、华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占领不等于征服。与其将数十万精锐陷在支那无止境的治安战中,不如用以执行更重要的战略目标。

南下,必须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摧毁英美在东南亚的薄弱防御,抢占资源产地,然后像在满洲和华北那样,移民、建厂,将其真正变为帝国的一部分!”

经过激烈的争论,一个庞大的计划被最终确定:从中国关内战场,秘密抽调20万经验丰富的老兵作为骨干和百万新兵。

这些新兵都是接受过三个月的基础训练,再与老兵混编,在中国战场上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实战大练兵”,大练兵既是对新兵的淬火,也是对中国的持续压力。

这一百二十万部队,将如同出鞘的武士刀,直指南洋。

日军主力南下的战略转向实施行动虽然隐秘,但作为近在咫尺的国内势力,通过蛛丝马迹依然有所发现,在针对性的密码破解和秘密渠道能力后,终于被发现,最后摆在了重庆、延安以及太行山“东山”基地的案头。

重庆黄山官邸,老蒋看着情报,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但笑容底下,是更深的算计。

“好!倭寇终于分兵了!这是我辈收复失地、重整河山之天赐良机!”

他立刻召集幕僚,筹划着如何趁日军兵力相对空虚之机,在华中、华南发动一波攻势,既提振士气,也好在战后谈判中多些筹码。

延安的窑洞里,分析则更为冷静。毛委员吸着烟,对众人道:“鬼子南下,是瞅准了南洋的肥肉,也是被我们拖得没办法。这是好事,说明我们的持久战方针是正确的。

但同志们不要忘了,走的只是一少部分部队。剩下的关东军七十万、华北华中六十万,加上华南的十万,

还有那已经完成大练兵转型一百万武装工人和正在大练兵的百万新兵,加起来三百四十万敌人,依然在对我们虎视眈眈。

形势依然严峻,远没到放松的时候。”

他的判断一针见血:“鬼子这是以战养战,用中国的资源和人命练出的兵,再去抢南洋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