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夏天,水泥地都在反光。但跟这天气一样火爆的,是全国各地双方交界处那场场别开生面的“粮食争夺大作战”。
这都得从“东山”体系悄摸扩散出去的农业技术说起。良种选育、土法化肥、病虫害防治,这些小册子经过发酵,今年可算是结结实实显了灵。
不管是鬼子占的“治安区”,还是咱们的根据地,甚至是那些三不管的夹缝地带,地里的庄稼都是可劲地长,眼瞅着就是一个多年不遇的大丰年!
粮食多了本是好事,可问题也来了。这么多粮食,堆在哪儿,怎么运,归谁吃,就成了天大的事儿。尤其是那些处在双方势力犬牙交错地方的粮库和刚刚收割的晒谷场,简直成了最诱人的香饽饽。
鬼子那边,本土资源越来越紧巴,就指望着从中国战场“以战养战”。看到这满地的粮食,眼珠子都绿了,恨不得全划拉回国内。
咱们这边,根据地在扩大,部队在扩充,一张张嘴都等着吃饭,粮食就是命根子。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上头像是有了某种默契。也许是不想糟蹋粮食,双方都觉得动枪动炮成本太高;也许是都想借着这个机会练练新兵蛋子的胆气。
一道奇怪的命令,或者说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在前线部队中间传开了:抢粮行,但尽量别动真家伙,主要以“肢体交流”为主!
好家伙,这一下可热闹了!
在河北平原的一个大晒谷场边上,八路军区小队的新兵蛋子李狗剩,正紧张地咽着唾沫。他旁边是几十个同村的伙伴,都是刚参军没多久的。对面,是百十来个穿着黄皮的伪军和几个督战的鬼子兵,一个个也是摩拳擦掌。
“排长,真……真不用枪啊?”李狗剩拽着手里刚发下来的、磨掉了尖头的红缨枪(为了减少致命伤),心里直打鼓。
排长是个老兵油子,啐了一口:“用个屁!看见没,鬼子也没亮刺刀!这是规矩!
再说了,咱们今年吃饱了,明年才能接着揍他们!抢的是粮食,不是命!都给老子记住了,照屁股和胳膊腿这些肉厚的地方招呼!别往死里打!”
话音刚落,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抢啊!”
两边几百号人,就像两股潮水,“哗”地一下就撞在了一起!顿时,晒谷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更多的是叫骂声和痛呼声)震天响。
李狗剩被人群裹挟着往前冲,眼看一个伪军抡着木棍朝他砸来,他下意识地举起红缨枪杆一挡,“咔嚓”一声,木棍断了。
那伪军一愣,李狗剩趁机一脚踹在他肚子上,把他蹬了个屁墩儿。还没等他喘口气,旁边一个鬼子兵嗷嗷叫着扑过来,那罗圈腿一晃,还能使出一招恶狗扑食,想把他放倒。
李狗剩仗着年轻灵活,腰一扭,反手用枪杆别住了小鬼子的第三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