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手领命而去。柯明义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投向图纸。时间紧迫,武藤信义的“默许”不知能持续多久,他必须争分夺秒,在这深山之中为战士们打造出更灵敏的“耳朵”。
就在柯明义潜心技术研发时,外界的局势日趋严峻。
武藤信义的“窒息战术”虽未能剿灭抗联主力,却给许多小规模抗日武装带来生存压力。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部分纪律涣散的队伍开始出现脱序行为。
“司令!‘草上飞’的人又劫了我们的粮队!还打伤了两个弟兄!”满身血迹的战士冲进杨靖宇的指挥部,声音带着愤怒与哽咽。
杨靖宇一拳砸在桌案上:“屡教不改!上次已经警告过他们,真以为抗联的纪律是儿戏?”
类似事件在各根据地不断发生。有些队伍为求生计,开始抢夺其他抗日武装的物资;更有甚者,假借抗日之名骚扰偏远村庄,严重损害抗联声誉。
更危险的是,个别意志薄弱者经受不住日军诱降,叛变投敌。这些叛徒熟悉抗联的活动规律,带领日军“挺进队”袭击隐蔽营地,造成重大损失。
赵镇藩所部的一处秘密营地就遭叛徒出卖。日军夜袭虽被击退,但越冬粮食和刚修复的武器被焚毁,五名重伤员不幸牺牲。
消息传至联合指挥部,气氛凝重。
“必须整顿纪律!这些害群之马不除,抗日事业迟早毁于一旦!”马占山拍案而起。
“但现在内部清算,是否会给日军可乘之机?”有人提出顾虑。
“这不是内讧,是正本清源!”高鹏振态度坚决,“我们是在残酷斗争中求生存,必须保持队伍纯洁性。”
柯明义通过电台表达意见:“建议采取分级处置策略:对一般违纪者加强教育;对严重破坏纪律者实施惩戒;对证据确凿的叛徒,必须坚决清除。”
一场纪律整顿行动随即展开。杨靖宇部围歼了屡次抢劫友军的“草上飞”匪帮;各部队加强内部审查,对可疑人员严格控制,对证实叛变者执行战场纪律。
几处交通要道上,叛徒的首级与罪状书被公开示众。这种铁腕手段虽然残酷,但有效遏制了投降风气,增强了部队凝聚力。
经过这番刮骨疗毒,抗联队伍变得更加精干团结。留下来的都是经过考验的坚定战士,整体战斗力不降反升。
武藤信义很快注意到这种变化。他发现抗联活动更加隐蔽有序,渗透难度大幅增加。
这些中国抵抗者正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完成着危险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