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乱载三国 > 第70章 徐庶的水浒传(十四)

第70章 徐庶的水浒传(十四)(1 / 2)

北定燕云志,西望贺兰山

梁山泊新政奠基,民心归附,势力如日中天。然而,偏安水泊终非久计,外部压力始终存在。朝廷在经历初期的挫败后,由名将种师道率领的西军精锐开始向山东方向移动,虽因方腊牵制未能大举进攻,但威胁与日俱增。更关键的是,徐庶通过情报和分析,判断一旦宋朝缓过气来,必然倾尽全力剿灭梁山。

“不能坐等宋廷恢复元气。”徐庶在军机阁会议上,手指舆图,目光锐利,“必须打出去,将战火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在运动中求生,在发展中壮大!”

吴用沉吟:“寨主之意,是向哪个方向打?南下与方腊争锋?还是西进中原?”

“不,”徐庶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北方,“我们向北打,打辽国!夺取燕云十六州!”

满座皆惊!燕云十六州乃中原王朝百年之痛,地势险要,辽国经营多年,岂是易与之辈?

徐庶沉声道:“诸位可知,为何我敢行此险棋?其一,辽国天祚帝昏聩,国政腐败,内部矛盾重重,实力已大不如前。其二,攻打辽国,名义上是‘攘外’,可极大缓解我梁山‘反贼’的政治压力,甚至能争取部分北方民心。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据可靠密报,辽东女真部崛起,其首领完颜阿骨打已公开反辽,辽军主力正被牵制于东北。此时,正是我们北上夺取燕云,建立不世之功的绝佳时机!”

卢俊义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寨主高见!若能收复燕云,我梁山便是华夏功臣,天下归心!”

宋江却面露忧色:“哥哥,北伐辽国,事关重大,若有不测……”

“公明哥哥放心,”徐庶胸有成竹,“我并非要一举吞并辽国,而是看准了辽国虚弱,咬下燕云这块肥肉!此举,一可开疆拓土,二可锻炼我军,三可……借此机会,整合力量,剑指更西方!”

第一幕:檄文北伐,奇袭幽州

经过周密准备,梁山大寨发布了《北伐契丹,收复燕云檄》,痛陈辽国罪状,申明梁山出兵乃为华夏雪耻,并巧妙地将自身行动与“抗金”(此时金国刚起,但徐庶已提前布局)联系起来,占据道义制高点。

北伐军以卢俊义为帅,林冲、关胜为副,秦明、呼延灼、董平等猛将悉数随征,公孙胜负责观测天象、必要时以“法术”鼓舞士气(主要是心理战和气象知识)。徐庶则与宋江、吴用坐镇梁山,总揽全局,同时防备朝廷可能的偷袭。

卢俊义不愧帅才,利用辽军主力东调、幽州(今北京)防务空虚之机,采取疑兵之计,伴攻涿州,主力却昼夜兼程,出其不意地兵临幽州城下。时迁等早已混入城中,散布谣言,制造混乱。卢俊义亲自擂鼓攻城,林冲、关胜等猛将身先士卒,梁山军士气如虹,经过一日一夜血战,竟一举攻克了这座北方重镇!

光复幽州的消息传回,天下震动!这不再是简单的山寨对抗官府,而是收复失地的赫赫武功!徐庶立即以“梁山军都督”名义,安抚百姓,任用降官中有能者,迅速稳定秩序,并将缴获的大量辽国军械马匹装备部队,梁山军实力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