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幕:徐庶的“心灵鸡汤”与晁盖的“业务考核”
晁盖上山后,浑身是劲,总想带人下山“干一票大的”。徐庶为了引导他,没少花心思。这日,晁盖又来请战:“哥哥,山下探报,有一队官军押送税银过境,油水足得很!咱们去取了来!”
徐庶不直接回答,反而命人端来两碗鸡汤,递给晁盖一碗:“天王,先喝碗鸡汤,暖暖身子。”
晁盖不明所以,接过喝了。徐庶慢悠悠地问:“天王,味道如何?”
“鲜!香!”晁盖抹抹嘴。
“可知为何如此鲜美?”徐庶道,“烹鸡之时,需文火慢炖,时辰到了,味道自然醇厚。若心急用猛火,则外糊里生,食之无味,甚至坏了肠胃。”
晁盖眨巴眨巴眼,似乎懂了点什么。
徐庶接着说:“我梁山‘替天行道’,如同烹这碗鸡汤。劫税银,固然痛快,但必然引来大军围剿,此乃猛火。我等当下应如文火慢炖,积攒实力,收服人心。待时机成熟,味道……哦不,大势自成矣!再者,天王可知那押运税银的军官是谁?家中可有老小?是否也是被迫当差?我等行事,需讲‘道义’,目标要准,不能滥杀。”
晁盖听得一愣一愣的,觉得很有道理,但又有点绕,摸着脑袋:“哥哥说的是……那这税银……”
“税银嘛,”徐庶微微一笑,“让朱贵派人盯着,若其中确有贪腐之辈,或沿途欺压百姓,我们便只取贪官所得部分,散于贫民,并留书言明‘梁山替天行道,只惩恶,不扰民’。如此,既得实利,又扬美名,岂不胜过蛮干?”
晁盖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妙啊!哥哥果然高见!我这就去安排……呃,不对,是先喝鸡汤,再慢慢安排!” 从此,晁盖每次想行动,都会先找徐庶“喝碗鸡汤”聊聊,梁山的“业务”也因此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有“格调”。吴用私下调侃:“寨主这鸡汤,可比我的计谋还管用。”徐庶笑答:“此乃‘战略定力鸡汤’,专治头脑发热。”
第四幕:醉剑仙的“文艺汇演”
徐庶偶尔还是会思念故国,每逢此时,他便独自小酌。这一日月色正好,他多喝了几杯,带着几分醉意,拎着长剑来到水边。望着水中月影,想起刘备、诸葛亮,心中感慨,不禁舞起剑来。他本是剑术高手,加之醉意朦胧,剑光如匹练,身形翩若惊鸿,竟暗合了一套精妙绝伦的醉剑。
恰好阮小七夜里睡不着出来溜达,见到此景,惊为天人!只见徐庶在月下醉舞,剑招看似毫无章法,却处处透着玄机,时而如狂风暴雨,时而如弱柳扶风。
“我的亲娘哎!”阮小七看得目瞪口呆,连忙跑回营寨,挨个敲门:“快起来!快起来看神仙!寨主不是人!是剑仙下凡!在月下练醉剑呢!”
一时间,林冲、晁盖、吴用乃至不少喽啰都被吵醒,纷纷跑到水边围观。只见徐庶醉眼惺忪,剑随身走,口中还念念有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林冲是识货的,惊叹道:“此剑法,已入化境!看似醉,实则醒,看似乱,实则序!寨主真神人也!”
吴用摇扇感叹:“寨主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甚至喝醉了都如此……有艺术气息。”